国家也对师德做出了种种规定,教师应该如何不能如何。社会上也总有各种议论,要求老师应该恪守师德。这些规定并无不妥,这些议论也有其价值。但同理,都是外部世界对于师德的限定。好比行业同盟有时会规定技术工人必须把零件加工成什么样大小和形状,这是外部世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它们都很必要,但都不是根本。
一个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我以为就是实践师德。要实践,就得先明确师德为何。
所有外部的规定都没有内在的意义。真正的教师尊重但不会在意这些规定,一如孔子不会废弃礼乐文章的训练,沈从文递出情书时也不会花最短的瞬间和最小的精神去考虑世俗的反感,泰勒斯更不会去指责身边向日食顶礼膜拜的普通人一样。唯因为教师是一个敢于将真理外在化于他人的读书人,所以师德也必然扎根于他所从事的真理事业之中,是对所研究真理的热爱,对理性的严谨,对活生生的人的灵魂的尊重和期待。
说的形象一点,师德是从书里读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不同的真理和知识体系孕育出不同的师德。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可以简单地用规章制度来限定的普遍师德,教数学的和教艺术的老师对师德的实践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允许自己在演算时的任何错误,因为纯粹理性的体系不容任何错误;后者则不允许自己随意去否决学生的任何错误,因为那有可能是一个创造力的迸发。学校之规章制度上所写的,往往都是“品德”,是为人之基础,但还远远谈不上“师德”。
在这个师生共同创建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成长的,应该是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光源光,是一起发出来的,两个光源发出来两束光相互照亮了对方。
教师阳光心态的价值:坚定理想,强化信念----阳光心态是自我成就的动力:积极心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阳光心态是师德的语言,师德是教师心态的表达,师德是心态的内涵师德,师德心态体现师德的价值,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