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国加州。
卡勒德·胡赛尼医生从新闻报道中看到,自己的祖国阿富汗喀布尔禁令民众放风筝。
他惊呆了,认为这项禁令极为残酷。
因为在年幼的生活中,他就是放着风筝长大的,所以内心有着巨大的冲击。
于是,他开始动笔写小说,讲述两个男孩在喀布尔放风筝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是《追风筝的人》。
小说以阿富汗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因追风筝而引发的友谊、背叛和救赎的故事。
在对自我赎救这一过程中,阿米尔终于能走出过去,看见别人,看见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每个人的真实需求,都是渴望被看见。”
被看见的背后是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会看见。
01
最好的教育,是看见孩子
主人公阿米尔,是阿富汗喀布尔的富家少爷。
父亲是喀布尔有威望的人物,他经商出色,日进斗金,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
父亲对阿米尔严厉又冷漠,觉得他太过懦弱。
他希望阿米尔能像他一样出色,孔武有力,然而阿米尔恰恰相反。
报名让他踢足球,即使在球场上竭尽全力,也抢不到球。
带他去看比武竞赛,赛场中有人跌下马,被马蹄从身上踏过,血腥的场面吓得阿米尔大哭不止。
那一刻,父亲不仅没有安慰阿米尔,反而冷眼旁观。
他甚至说:“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都保护不了。”
阿米尔常常在家里,觉得自己活得像个孤魂野鬼。
而父亲那么喜欢仆人的儿子哈桑,经常夸哈桑正直、勇敢。
哈桑每一年的生日他都会记得,每一次都要精心准备礼物。
父亲还请来了整形医生给哈桑治疗兔唇,那一刻,阿米尔嫉妒起了哈桑。
他甚至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这样就可以换来父亲的怜悯和爱护。
阿米尔喜欢看书,自己也尝试写小说。
当他把自己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拿给父亲,期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赞赏,父亲却对那篇小说丝毫没有兴趣。
那一瞬间,阿米尔的心沉到谷底,觉得无比的受伤。
渴望被父亲看见,却从没有被正面肯定过,导致他一直在追寻父亲的认可。
美国作家贝姬·肯尼迪博士说:“每个坏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好孩子。”
拿破仑小时候曾一度被认为是个坏孩子。
村里的牛丢了,树被人砍了,人们都认为是他干的,包括他的父亲和哥哥。
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无所谓了,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直到他的继母跨进大门,父亲指着拿破仑说:“这是我们家最糟糕的孩子。”
“不,这是我们家最聪明的孩子。”继母说。
继母看到了他的优点,欣赏他,赞美他,才有了拿破仑后来的成功。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看见孩子,不仅是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更是对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鼓励和支持。
生命被看见,那些在体内隐藏的热情、灵感、勇气等美好的力量,就有可能被唤醒。
抵达更好的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
02
最大的善良,是看见别人
仆人的儿子哈桑是阿米尔忠诚的伙伴。
两个人从小在一起爬树、打鸟、捉鱼。
阿米尔除了埋头书中,其他时间就是和哈桑在一起。
有人欺负阿米尔,总是哈桑为他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
有危险了,总是哈桑冲在最前面。
阿米尔喜欢给哈桑念书中的故事,哈桑则是阿米尔唯一的、忠实的听众。
他看得见阿米尔的才华。
当阿米尔把自己写的短篇小说念给哈桑听时,哈桑全然沉浸于故事中。
他高兴地为阿米尔鼓掌:
“太棒了,你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全世界的人都会读你的小说。”
他看得见阿米尔的懦弱。
当阿米尔临阵退缩,不想参与斗风筝的时候,哈桑鼓励他,为他加油打气。
当阿米尔赢得了比赛,哈桑去帮他追那只蓝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对阿米尔一生的承诺。
他饱含深情,热泪盈眶,那是人生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善良。
在被恶霸阿塞夫一伙人围截时,为了维护阿米尔的荣耀,即便遭到阿塞夫的凌辱,他依然把那只蓝风筝护在胸前。
而阿米尔却为了争得父亲的赞赏,对落入困境无助的哈桑,选择了背叛。
在嫉妒心的驱使下,阿米尔又设计诬陷哈桑偷窃手表,赶走了哈桑一家。
多年以后,哈桑选择用原谅的方式给远在美国的阿米尔留下了一封信。
他看得见阿米尔内心的伤疤。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就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越多。”
看见对方的优点,及时给予真诚赞美,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
看见对方的难处,及时给予帮助,每一次的主动付出都会令感情升温;
看见对方的情绪,及时觉察背后的情感需要,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看见对方的伤疤,于不动声色中,用温暖和善意为对方疗伤。
一个人最高级的善良,是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也能包容别人的缺点。
03
真正的救赎,是看见自己
为了躲避战乱,父亲带着18岁的阿米尔去了美国。
对阿米尔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
在美国,没有了往日的养尊处优,每天要通过打工赚钱来维持生计,遭受着贫穷、辛劳和歧视。
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阿米尔最终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阿米尔长大了,他不再胆怯懦弱,开始试着和父亲沟通,努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设计自己的未来。
即便父亲反对,大学他还是选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专业。
在跳蚤市场,他结识了美丽的索拉雅,并娶她为妻,夫妻生活美满和谐。
也实现了写小说的梦想,正如哈桑当年看到的那样,阿米尔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作家。
父亲的挚友拉辛汗告诉他:“喀布尔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重返阿富汗喀布尔,即便困难重重,即便有危险,他也要竭尽全力去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他想尽办法把索拉博带到美国,悉心照顾呵护。
时至今日,阿米尔终于看见了闪闪发光的自己。
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及时地看见自己。
音乐人刀郎从小喜欢音乐,17岁时,决定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他离家在一个歌厅做键盘手,一个月工资比他父母加起来的还高。
一段时间后,刀郎辞掉了工作,他内心更热爱的是音乐创作。
跟随自己内心,看见自己真正所爱,刀郎一路追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黑塞说:“我知道你说的那种生活很好,但我还是想做我自己。”
做自己,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看不见自己;看见自己,是对自我最好的救赎。
看见内心的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更好的前行。
看见自己的价值,能在前途迷茫时,愈发坚定。
看见自己的心,做最想做的自己,而不是做他人最期待的自己。
写在最后:
席勒说过 :“要想认识自己,那就放眼看看别人;要想认识别人,那就回头看看自己。”
只有看见自己,才能看见别人;当你看见自己,才会接纳一切。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培养优势,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看见别人的好,发自内心的赞美,收获幸福的人生;
看见自己的内心,遵从内心,安安静静做最好的自己。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学会看见。
当我们学会真正的看见,便拥有了想要的一切。
作者: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