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学历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而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学历只能过滤学渣,却不能过滤人渣”。

    读多少书,拥有多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真的是两回事。

    真正的文化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身作责的担当,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不随波逐流的坚定,引领他人的格局。中国文化的集体模式,应该是“君子”。

      孔子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君子用言语告诉别人,用行动引导别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所以说话时一定要顾忌到最终的结果,行动时一定考虑到后果,那么民众就会谨言慎行。

      换言之,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余秋雨先生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国外时,有一天深夜,他跟友人行走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过马路时,友人坚持停下来等红绿灯,并说:“我们如果此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周围这么多高楼里,也许有个孩子会看到这一切。”

    这就是君子应该有的样子,有引领和带动他人的本能和责任心。

      鲁迅先生以笔为矛,打击权势,揭露黑暗,对普通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出他们的病痛,希望他们觉悟,自立、自强,拥有做人原则。

      这样的文人风骨,敢舍身取义,又苦口婆心,用批判、传播、呼唤的方式,为民众指出一条正道。

      正如鲁迅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为了照亮希望,他们不惜将自己点燃。

    这样的“文人风骨”,是我们中国文化集体人格的引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家访。 这满墙的奖状惊到了我。这是一个新小区,房间应该是新装修的。这满墙的奖状! 这是付志涵家,她妈...
    彬静阅读 436评论 0 1
  • 昨夜,月凉如水 今夜,月凉如雪 明夜,盼不是月凉如冰,旧梦难续。
    楠桢阅读 231评论 0 0
  • 回了趟老家。 一切依旧是小时候的模样,只不过当初小小的身躯攀爬过的巨大的树和小小的脚步丈量过的漫长的路,如今都变得...
    零点未至阅读 149评论 4 2
  •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其实,沟通就是为了一...
    杨金社阅读 963评论 6 2
  • 上一章|目录 第三十六章 情思 白浅在翼界的那场大战中厮杀了七个日夜,身、魂俱伤的回来,被折颜与师傅照看了一个月...
    娥媚阅读 31,586评论 83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