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之风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向“新”前行,借“力”前进,让“新质生产力”之风引领八闽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数农融合”这一前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只有深刻认识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才能抢占农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一是抓住人工智能之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做出更加智能化的决策。二是顺应数字技术所代表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可以带来环保效益。通过优化生产过程,从而实现绿色生产,为发展智慧农业提供强大有力的科技装备支撑。

聚力“机械强农”这一关键,着力构建完备高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指促进新型实用、智能、绿色农机推广应用,靶向破解大规模农机设备更新全链条堵点,激发农业主体置换需求,加速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进程,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机械强农”,同步推动农业技术革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发力,加快高校、企业、合作社、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成果及时转化;另一方面要注重“政策直补”政策激励。加大对绿色智能农机设备补贴力度和深度,深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端绿色智能创新农机产品发展开辟“VIP”通道。

激活“第一动力”,持续加强高素质创新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创新人才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布局构建平台,形成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人才培养实体,为输出农业高精尖人才和农业产业链发展稳定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践行农业观、夯实人才发展模式。坚持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基础设施完善,让农业人才留在乡村、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农业人才工作格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立足新征程新起点,“广袤田野”正成为展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推进“数农融合”,聚力“机械强农”,强化“双轮驱动”,激活“第一动力”,定能构筑新发展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