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棠月•瓶梅》(重檐淡月浑如水)

海棠月•瓶梅
纳兰容若
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双鱼冻合,似曾伴,个人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思念催人泪,怀念最伤心。

词人在“浑如水”的月光里,在小窗幽静的寒香里,在“疏影横斜”的梅影下,在麝炉烟绕的迷离中,叹一声“而今已矣”,流几滴“夜深清泪”。眼前景,当年情,当时暖,此心寒,怎不叫人愁肠寸断。

词以梅为名,但看似写梅,更是在写所居的环境。想必是曾经同处的地方吧,只是相同的地点,物是人非,只能徒劳的独坐,难以入眠。

想必这小窗,曾倚过相偎的恋人;这桌前,曾有过笑语欢颜;这月下树影间,曾绰约的映着对坐的身影;在香炉烟雾里,曾经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

可如今,惟剩那横斜欲坠的梅花影 ,再无所念所思的人踪迹了,满腹的相思,满腔的愁绪,对月无言,对花无语,只能化作相思惆怅泪,自品哀伤。
词的上阕烘出冷清之境,月冷、香寒、双鱼冻。此时,一句“索笑而今已矣”,有些突兀,但更显凄凉。由当时“索笑”到如今“已矣”,心中便觉冷极。

再向下,化用林逋妙句,点缀窗前萧疏之景。而“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看似写动作,更是在写人情。我们看到的不是瓶梅,而是满脸怜爱的词人。这怜爱又岂是怜惜这花,分明是对故人的追思。这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相思,只能对着梅花,流几滴清泪,念下故人罢了。

这首词,我格外爱首句。“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诗词的用字真的很妙,“清如水”、“浑如水”似乎都可以用来形容月光。“清如水”可以写出环境的清幽,月华的无瑕。而“浑如水”又可以写出月光的浓郁可见。特别在此处,麝炉烟香缭绕,月光流入,岂不正是显得很浑吗?更关键的是,后文写梅、写小窗,这浑如水的月光,将梅“浸”入,不正写出寒梅居于月下,如梦似幻的样子吗?“浑”字正写出窗中朦胧,仿佛一片梦境的意境,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睹物思人呢?

再重读全词,一切不都是在这朦朦胧胧,如梦如幻如真的意境中展开的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风却舞回。 [潇湘...
    北溟鱼_0ba3阅读 4,407评论 1 10
  • 曹亮武《南耕词》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
    北溟鱼_0ba3阅读 4,111评论 1 12
  • 机缘巧合,在网盘偶得一印度阿三电影,不是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那样的喜剧,而是一部政治剧,没了表象,多了深思。那就是...
    艽原阅读 1,022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