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地球生活,头顶都需要一片瓦,四周也需要遮风挡雨的墙,这是常识。所以买房是滚滚红尘里的真理。
我出生长大的城市被划入五线城市,市城区不到10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五六十万,坊间谣传其中还有十万是传销大军。在住房上,大多本地人都爱独门独户,面积大小不一,四五个楼层,一楼一般是大厅厨房,顶楼是放置老祖宗牌位的小房间和晾晒的阳台。二三楼一般看情况区隔空间,有些是隔出两三个房间,有些是隔出个大卧室和大厅,每个楼层都配厕所。按家里成员数量来分配楼层或房间,家里有儿子的,一般都能独霸一层,娶了老婆,这一层就是夫妻俩的小窝,吃了饭上楼来就是自己的独立空间,老人家一般不会轻易上楼干扰。独门独户有个好处,在规划的时候,房子前后一般都余下空地,主人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成各式各样的前庭后院,种上南方的芒果树或者九层皮,不但遮阴,到了季节还有好果子吃。南方流行三角梅,盆种,或者牵着枝条爬墙,花开的时候,大片柔嫩的玫红和油油的绿叶间隔,整座房子都灿烂了。我家干脆在前院搭了大架子,种上百香果,百香果爬满了架子好乘凉,夏日炎炎坐底下,冷不丁还有一颗熟得发皱的百香果砸下来。房子的大门,至少有三米宽,半米一扇,六扇折合,不锈钢历经十来年都还有银亮的光泽。大门前挂着一对春节没卸下来的红灯笼,大门两边贴着三米长的对联,门前停个十几万的小轿车,这样的生活才算是有模有样,在邻里街坊和家族里也算得上有头有脸了。
有些人家,父母那一辈没有买独门独户,祖上也没有留下老屋,住的是套间。所以住房,是一“套”,还是一“栋',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子女结婚的时候,必须另买婚房,孩子不跟老人住一起。正在谈婚论嫁的年纪,大多买房话题的场景,都是小俩口要结婚了。这点跟北上广深并无区别。
我妈对人生的要求很简单,除了子女成人成家,让她还健朗时带带孙子,就是家里这栋房子,能齐齐理理,干干净净。去年开始,我妈就跟我爸商量挪些钱出来重新装修房子的一楼,理由很简单,装修弄得好,清洁卫生也好搞。她是认真的,因为除了跟着我爸下码头,收鱼货,她的“乐趣”就是收拾房子。房子干净,最好纤尘不染,我妈的整个状态就好极了,房子太乱让她凡事不顺心时,我们都很自觉地多开展户外活动,避免她见的我们这些“始作俑者”心烦。要是我们谁想讨厌她欢心,不花钱的方法就是搞清洁卫生。不过长大后我们都更愿意花钱解决问题,包括把发脾气扼杀在星星之火时。我妈爆发小宇宙地做了周全的装修规划——后院改造成的厨房要抬高十公分(南方经常暴雨容易内涝),橱柜拆了换新,原厨房的老灶头拆了腾出专门的饭厅,全部地面重新铺瓷砖,老式窗户改成铝合金窗,木门和拉闸门换成一体式的不锈钢大门。林林总总加起来,五万来块钱吧。
我爸起初强烈反对,拍桌子把话说得特别狠,说你要做主,除非我死。以前我爸一发脾气就拿喝水的口盅拍碎茶几玻璃,结果发完脾气自己又得屁颠屁颠量尺寸定做一块。现在他放聪明了,但气势不减。而我妈的阵仗就像奴隶打翻身仗一样,说做生意赚了钱我也有份凭什么我不能说话。她总说她大半辈子都在我爸这个“番蛮佬”的压迫之下,但从两人争吵的画风看,那画面叫龙争虎斗,难分高低。这种家斗剧稀松平常。
在长达大半年的装修房子持久战中,呃,省略万字吧,最后我爸默许了。我爸看上一扇大门,他跟我妈说他挺喜欢的,就载着我妈去看。看来他也是认真的。也许也是他开始意识到,光有一栋四层楼房子的“形”是不够的,这里头也得体面,里头体面了,自己活得舒服,面子也沾光。
家里选个黄道吉日,烧了香就开始动工,我哥以前在工地做事,建材市场和施工队都认识人,一切好办,一切按照我妈的规划进展着,中间也有些大家意见不合的地方,幸好也平顺过度,最后完工。此时我已身在北京,所以对于装修成果,也只是逢年过节回家才能享受到。
此时回到家里,看着厅堂焕然一新,目之所至,都能发现让人欣喜的变化。侄女骑着小自行车在室内转悠,我爸扶着侄子在电视机前学走路,梨花木凳椅也焕发出了青春。我家的房子从拔地而起那天起就历经磨难,起初为房子质量不过关打过官司,得过赔偿,拆了重建只能先盖个两层住着应应急,应急用的木屋顶在十二级台风中差点被刮飞。生活是会变好的,有些好,需要历经数十年。一家子一起经历了变好的过程,纵使中间万千曲折,也成过眼云烟,苦尽甘来。正因为知道来之不易,对家我才特别依恋。
大学毕业后的五年,我一直呆在老家,跟爸妈哥嫂侄子侄女住在这栋房子里,传统的老人家常常把子女照顾——甚至说得上是侍奉得很好,除了工作玩乐,定时交伙食费,我们吃喝不愁。每次我加班八九点才回到家,我爸听到门前发动机响,再熄火,都会走进厨房里,用一个托盘端出一直热着的汤和饭菜,稳稳当当放在茶几上,然后他就继续看他的打仗片,我把包随便扔在沙发上,坐在小矮凳上拿一片炮火声下饭。有一次,心血来潮想把我房间重新装修一下,吃饭时跟我爸聊起来,他竟然十分投入地跟我各种规划,父女俩相谈甚欢,仿佛明天就要拆墙动工了,“这规划好吧?”我嚼着米饭不迭点头含糊说好好好,结果我爸话锋一转,一百八十度反转,“你嫁就嫁人去吧,想这么多!”哐当泼了我一头冷水。
在老家,我确实是可以依循着这样的轨迹生活——好好地住在家里,被爸妈照顾着,然后找个人结婚一起组建一个新房子,哦不,组建一个新家庭,要不就是住进他那“栋”房子,要不就是两个人一起供一“套”房子。然后继续被他家的老人照顾着,如果住套间,不想开伙时就回任一家吃一顿。然后生了孩子就丢给老人家带,两边老人轮流带也成。然后如果有点闲钱,就买多一套房子出租,以房养房,赚点小补贴。然后茶余饭后或闺蜜小聚,谈的是育儿经,或者抱怨房价跌得厉害,出租不得价。然后,然后,应该人生如此,也没有太多然后了吧。
可是我连第一个然后都没有,就已经独自奔赴北京,在29岁这一年。来时我爸发自肺腑地说,不要再回来了。我确实感受到他这句话极大,极大的真诚。他是传统的老一辈,勤勤恳恳的小生意人,做了大半辈子挣了一栋完完整整、光洁亮丽的房子,那一代兄弟姐妹为了争祖屋闹翻是常有的事情,有了这栋房子,我爸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扬眉吐气了。除此以外,他一辈子最骄傲、也做了几十年谈资的就是86年来过一次首都,到过天安门。除此以外,他对世界的认知就都只来自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以及各种打仗片。我爸小时候只打过我一次,打完之后,他转头时我听到几句咕哝,年代久远,只大致记得意思是要不是顾着我和我哥,他早就出去了。我并不认为这个“出去”是出外闯荡一番,虽然年幼如我,却隐隐觉得我爸这是一个“自由流浪的梦”,长大后我知道,每个人一生中都曾有过这样的灵光一现。
李氏家族的子女,安家最远的也不过是省会,高铁一天17个班次,1个小时28分钟就到,早上去,晚上回,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我们不是大山里的孩子,这是个号称“沿海开放城市”的地方,但被视野和资源、阶层和思维所限,这些本身就是大山。我爸对我从来没有过多的要求和期盼,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纵然有期盼,脑海里也描摹不出一个具体的形,更何况要用言语表述从小就教导我,纵然他有点模糊的念头,又哪来时间为孩子的将来提前物色门路,做个周全的准备?赚钱养家供孩子读书已经要用尽毕生的力气。小时候看电视剧,对那些被父母严格管束、每天学这个学那个、被望子成龙凤的孩子,特别羡慕。他们嚷着要自由,要人格独立,叛逆、怄气、反抗、离家出走,在小时候的我眼里就是作。父母多少了解一些这个社会运作的规律,更具前瞻性,投点钱给孩子从小铺点路,这在大多数平凡家庭里比如我家,反而是奢想。我北上的决定,让我爸为人父母的某种期盼,有了一点具象——在首都工作,嫁一个首都人,在首都安家落户。我妈初中毕业,用她天然的高度嫌我爸没文化嫌了几十年,我念完大学跟我爸说起理来也是头头是道,但让我惊奇又感动的是,在我人生两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我爸都显露出了超出他“文化”局限的一面,成为我最大的支持者,让我无论前路如何,都已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