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课堂 诗意栖居
1、问:您是如何爱上诗歌并创作诗歌的?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答:好的。我是个老师,不敢奢侈谈创作。不过我热爱诗歌,教学之余也写写诗歌。诗歌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具灵性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之美。它内容凝练,饱含丰富的想象和感情,令人掩卷遐想,思绪万千。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进而提升人的审美情趣。
我从小就喜欢诗歌。六七岁时读王勃的《咏鹅》,就被大白鹅可爱的形象吸引,被好听顺口的诗句吸引,你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读起来多么有韵味,想象着大白鹅伸长脖子嘎嘎嘎地对着天空高叫,非常有意思,我就大声地读,反复地读,可喜欢了。就这样遇到喜欢的诗歌就背诵,也不管能不能理解意思。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没有那么多书读,但凡教材里有的,家里日历上印的,或者其他渠道得来的诗词,我都不求甚解,照单全收。
十二三岁时,还偷偷写过诗,后来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说把你的诗抄给我,好像说要给哪里投稿,虽然没有结果,但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鼓励了。那时有一个和我同样爱诗的伙伴,我们经常一起写互相交流,其实都是一些很粗糙却自以为很美的句子,但那时却很兴奋,诗的种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上师范后,就报名加入了学校文学社。
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写的少了,近几年孩子大了才有时间拾起笔,拾起当初的爱好,开始比较认真的写诗,写散文。
2、您的诗词内容主要来自哪里?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是在哪里,内容还记得吗?
答:“诗言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古人的倡导,也是我作为老师对我学生的要求,就是无论写什么,都要抒发真情实感,写自己的生活、心情、感受,我这么要求学生自己也这么做。比如,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傍晚出去散步,就写了好多现代诗和古典诗词,《孤独,自带一抹花香》、《黄昏》、《今夜,我想你了》、《荷语》、《采菊》等等,这些诗有的发表在《三贤文苑》,有的发表在《西岳》杂志上。
还有一部分古典诗词是属于题画诗,或者是应邀给画家朋友点缀国画用,或者是一群诗友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再有就是校园生活和出游时写的。其内容均来自于身边,素材取自于生活。我觉得,一个人只有深入生活,把对生活的爱,对亲人对故土的爱,植入自己的笔端,那么,诗歌也就有灵性,那才真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富有生命的文字。只有用生活熬制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甜美的,有味道的。
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大约是在1992年的《校园文学》上,内容记不清了,有这么几句印象很深:
倚着槐树,望着星月,做和你相同的梦……你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斑驳的暗影,掩饰不住你的灵性……
写出初为人师的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3、问: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
答:动力,应该是有的。毕竟写诗是没有多少经济效益的,它除了换来亲戚朋友的几句夸奖外,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看得见的东西。尤其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很难静下心去做一件事,哪怕是自己喜欢的事。我的写诗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我觉得是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但是他们看重知识,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做和文化有关的事情。他们一辈子都在土里刨生活,离不开土地。我希望用我的文字,温暖他们寒苦的生活,每次把印着我的诗或者散文的书给他们,他们脸上舒心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其次,我觉得是我的领导和同事朋友。他们都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把学校里有关文字文化的活动交给我负责,为了不负信任和厚爱,我总是坚持学习,不辍笔耕。
最后,我觉得促使我继续学习诗词的动力还来自我的老师我的诗友文友。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梁建邦教授,还有邢副合老师,书法家闵荣波老师等等,他们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和指点。尤其是梁老师,他为人虚怀若谷,敦厚儒雅,我的古典诗词知识是他手把手教的,对于我的不开化老师从来没有嫌弃打击,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授于我,闵荣波老师作为三贤文苑的主编,他总结一针见血指出我的不足,促我进步。
还有咱们电台的总编殷满仓老师,他那么忙,却不忘对我这个文学路上的小学生,给我鼓励,让我成长,可以说他是我真正走上写诗之路的伯乐。
4、问:您觉得您的哪一首诗比较满意或者您比较喜欢?您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
答:年轻的时候写得不少但大多没有保存,近两年写古诗也写现代诗,也都不很多,自己比较喜欢的还是有几首的。比如:《十六字令•四季风》一组四首,其中写春夏的是这样的:
风,巧笑枝头舞花丛,蜂蝶闹,朵朵抹腮红。(这是春天之景)
风,细雨轻尘洗碧空,低飞燕,一剪恋梧桐。(这是夏天雨后之景)
还有秋和冬,这一组我比较喜欢,记得当时是初学填词,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一块完成的。后来经过梁建邦教授的指点,写成了内容相关的一组共六首。
题画诗诗里也有比较得意之作,比如:
空山鸟语欢,万壑树藏烟。孤舟横溪畔,何人憩此间。
首先是那幅画营造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我,引发我深远的想象。
至于主持人说“创作状态”,这个词语我不敢受用,毕竟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今年又做班主任工作,平时工作很忙,难得有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文字里。不过是假期或者夜深人静时才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写写东西。那个时候的状态还是比较放松,比较自由。也有过那种整个人放空了的一种时刻,像是灵魂出窍了,写完后觉得大病初愈,可以用“出世”来概括。大多时候比较“入世”,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干扰,等待灵感来袭的一刻,那时候脑子里哗哗哗什么都出来了,很兴奋,抬眼看一下周围,大家都各自忙着。我自己倒很喜欢这种状态。
5、问:您会把诗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吗?诗歌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否有启迪和帮助?
答:毫无疑问,我会把诗歌融合在教学中。我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诗词的语文人,从教25年,我努力带领孩子遨游诗意语文的课堂,我喜欢语文课诗意浓浓,这在我和学生都是一种享受。
记得课前三分钟演讲,我让学生站在讲台前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出诗的意蕴来,学生兴致很高的。有时候我也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朗读的诗,再导入新课,把它作为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有的学生也会把自己的诗歌拿来朗读,学生很是受用。比如,刘玉玺的《小草》
你步履轻盈,却承载着无法比拟的重量,霞光轻拂你的面庞,微风亲吻你的衣衫,你昂起卑微的头,用一抹葱绿笑迎苦寒。
田雨彤的《我爱草》
我爱稚嫩无比的草
带着幼芽迎接新的开始
不怕严寒,不怕踩踏
坚强的草在漆黑的冬夜生长
它是不怕风雨的呀
这个是课前诵读环节,展示自己,营造氛围。
有时结束课时也用到诗歌。记得教学辛弃疾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我联系南宋屈辱的历史背景,课结束时张思远同学就用了一首诗谈自己感受,这样写道:
大风呼寒行,风云生异变……枯骨荒野外,惜叹贼当前……有贼不能除兮,有力不能用……
这是十几岁农村孩子读了南宋历史后真实的感受,粗糙却大气,重要的是孩子喜欢,他慷慨的朗读使课堂诗意葱茏。
仿写也挺有意思的。欣赏《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时,有学生模仿了这么一首我觉得挺有意思:
为了免除将来的卑微,我们愿,愿把这血汗流干!我们不是天生的智慧者,我们要把这平凡的大脑打败,今天,我们流汗了,我们流泪了,但这又有什么遗憾,为了免除将来的卑微……
这诗模仿的痕迹很重,但却有孩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在里面,表达出为了美好的明天甘愿付出所有努力的愿望,很有正能量的。
我觉得我们老师舍得花时间在这些看起来对考试无用的事情上,大约也是以生为本,无为而为吧,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