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空洞地谈课堂观,不如把它落实到每一堂课上。上周五那天感动校园人物的讲话,我记得悦悦说的,她的梦想就是站稳每一堂课。我觉得深有感触,作为教师我们把每一堂踏踏实实地备好上好,不断地改进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成长。
今天早上我拿着听课本到处找班听课,转了一圈发现都不是语文课,最后终于在卿川班上看到了她的身影,我便坐了下来。上的是《树之歌》的第二课时,她给孩子们总结了描写事物可以从外形、颜色、习性、气味等方面着手,并带着孩子再次一句一句品读儿歌内容。她很重视孩子的情感体会,让孩子从字当中自己体会出情感再练习朗读。我平时在朗读训练时习惯自己范读再让孩子模仿,其实少了孩子情感体会这一方面。我注重孩子的朗读可是没有从情感的根本上去引起孩子的共鸣,所以不算是一个高效的课堂。或许让孩子自己体会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孩子所能感受到的东西是我们替代不了也无法直接给他的,我想孩子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和背诵课文。
另一个就是做笔记的要求,我很关注孩子的做笔记习惯,重要的词语或手法我会让孩子进行记录,有时候听课效率的高低也反映在孩子的书上。我习惯表扬及时做笔记或主动做笔记的同学,来引导其他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对于一些笔记符号我还没有给他们一个标准和要求,所以这一点我还在逐步改进。
教师怎么上课,学生如何听课,我的课堂效果和反馈如何,这些都是我觉得应该思考和反思的问题,上“好”每一堂课也成为了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