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 之为美 ,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旨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我认为第二章就简单很多。我们所说的执行的道是我们的认知、现在的条件、现在的角度等 诸多限制下的结果,既不全面,也不固定,会随着条件、我们的认知变化而变化。美如此、善亦如此。日月更替,阴尽阳生是自然法则。难易、高下、长短、前后、都是相互依存的,共同存在的。无音则无声,无乐,如果不需要乐了,音声也就没有价值。
这是自然的辩证法,也是用人的智慧窥探自然法则的努力,自然界原来并没有高低、日夜、前后、早晚,这些是我们为了能够传达我们的认知而约定的描述方式,有一位大师说过。道是月亮,而这些描述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已民,一旦执着物文字、形式,就会因此有更多的执着颠倒而真正偏离了道 的本源。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是圣人什么都 不做,是不执着自己的想法去行事立论,而是顺应自然法则来的,古人说:圣人要师法天下、师法自然,不能凭一己之好恶行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既然是顺应自然法则行事,便不私有拥有,不居功自傲,才能,放下得失心,不欲得,哪来的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