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1号)我们清风明月群公益走读无锡,参加名额45位,一分钟内秒抢光。没能抢到名额的学友,或者不巧明天有事,没赶上公益走读的,可以选择“走读苏州”26号的半公益走读,一样的内容,可以作为补充。
今年是“鸿山遗址”发现二十周年整。“鸿山遗址”即“鸿山古墓群遗址”,位于无锡新区鸿声街道。20年前的2003年2月,在一个很平常的挖土施工中,偶然发现了古墓的踪迹,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总共发现了51个同类型的古墓葬,都属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共计出土了珍贵文物2300多件,其中最大的“邱承墩墓”就占了近一半的文物。
所谓“沉睡数千年,一朝惊天下”。2004年,“鸿山遗址”被评为当年的国家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又被国家列入首批十二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但是这个古墓群还是留下了许多迷团。首先这是吴墓还是越墓呢?如果是越墓,怎么会出现在吴国的地盘上呢?像邱承墩这么高等级的墓主人又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到这一考古遗址公园,一探千年古墓。我们将力图还原“吴越争霸”时代的峥嵘岁月,拨开重重历史谜雾,去寻求这千年古墓葬的真相。
下午我们将要去的是无锡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秀美的锡惠山麓,为宋代词人秦观的后裔,南京兵部尚书秦金于明代正德年间始建。寄畅园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它以高超的借景,洗炼的叠山理水手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灵动飞扬的山林野趣。被列为江南四大园林之一(其它三园分别为:苏州拙政园、留园、南京瞻园)。
清代康、乾祖孙两帝十二次下江南,十四次驾临此园。留下了许多题额及华美诗篇。乾隆皇帝还在颐和园中以寄畅园为模板,仿造了一座“惠山园”。其对“寄畅园”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来到寄畅园,可见到江南奇石“介如峰”及知鱼槛、七星桥、八音涧、九狮台、鹤步滩等20多处景点。其中“八音涧”是明末清初叠山大师张南垣除了苏州耦园黄石假山以外的又一处存世作品。
我们还将参观寄畅园旁古老的“惠山寺”,见识到著名的“听松石床”以及陆羽认定的“天下第二泉”(二泉印月的出处)。还要来到著名的“二泉书院”,领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境。
走读行程:
8:15 东环路与干将路交叉口座大巴车准时出发(地铁3号口华朗酒店前);
9:00 到达鸿山遗址博物馆参观;
10:30 离开博物馆,到达欣鸿路252号渔塘新村酒店就餐;
11:30 离开饭店乘车到惠山古镇;
12:15 进入惠山古镇、寄畅园、二泉书院、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
16:00 离开无锡返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