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成长轨迹大概是这样的:
①用自己的现有思维去做事情
②遇到挫折
③寻找解决方法
④通过学习或者请教获得一种新的思路
⑤反复训练给自己心理暗示,转变自己的思维
⑥尝试用新的方法去行动
⑦用新方法获得正向反馈
⑧放心地用新的认知覆盖旧认知
⑨以后都会使用新认知做事情
至此完成认知升级的过程
这些步骤过于繁琐,每一步都会像漏斗一样过滤掉大部分的人。同时,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认知是很难的,这也是很多人停止成长和进步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就告诉我们,通过先行动再转变思维的方法,简单地调换一下顺序,就能提高成长的速度和成功率。
第一章 难以改变的原因
作者认为,我们生活不如意的原因是行动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行动科学管理术”实现自己的愿望,即排除一切抽象的概念和无法测量的因素,只以行动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
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很多缺陷,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无数优秀的设计师、产品经理、数据专家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将产品设计成符合我们内心感性需求的状态,让我们作出很多非理性的选择。比如双十一大促的时候,先提高价格再打五折,实际上并没有便宜多少,让会给人一种不买就会吃亏的错觉,让用户囤积很多可能本来并不需要的商品。
我们把这种非理性思考称为“自动化思考”,人们每天会做出700次自动化思考,这种思考会让我们产生认知偏差,做出非理性决策,引发非理性行为。
除此之外,人是感性的,情感和情绪都会干扰我们的理性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出真正有价值和理性的决策。
既然我们的认知并不靠谱,那么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达到想要的结果。
第二章 戒除坏习惯
意识难以依靠,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积累正向的结果,一步一步达到我们的目标。
怎样不被混乱的思绪和波动的情绪影响呢?作者告诉我们,通过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刻,不被过去和未来所影响,只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可以进入一种叫“正念”的状态。
这一章节,作者通过五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了导致主人公们陷入困境的原因,每个事例后面提供了两种马上可以执行的行动,来告诉他们如何通过行动逃离困境。
不过感觉这些事例基本上是为了凑篇幅才放在这里的,快速阅读一下就好,不用太花心思研究。
第三章 小心你深信不疑的陷阱
有一个理论说我们都是骑象人,底下的大象是我们的心理,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受我们控制,我们只能被动地被它带到错误的地方。这里也呼应了第一章所讲的,我们的很多思维、理念、信念、判断、决策都是存在偏差的,甚至是完全非理性和错误的。
第三章再一次告诉我们,我们的感觉和认知是多么不靠谱,被环境、情感、情绪所影响,做出错误的决策使得我们的生活陷入一片混乱。
有些人喜欢回忆过去痛苦的经历,深深陷入悔恨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有些人过分关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导致自信心受到毁灭性打击。在心理学上也有理论叫“自证宣言”,自己认为事情是什么样,最终这个理念会引导自己的行为,让事情导向这个悲观的结果,悲观的结果又会加强这个负面的信念,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要跳出自己的错误的信念,只关注当下的客观事实,减少情绪波动和情感杂念,不想过去和未来,这样能通过理性判断出当下最好的行动,用行动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本书的上半本就读完了,核心就是一句话:我们的认知和感受非常不靠谱,它们和事实差别十万八千里。我们要敢于打破这种“自动化思考”,把注意力投在当下的眼前的客观事实上,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最好的答案。
第一次这样读书,边读书边写
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先做着看看喽
反正认知不靠谱嘛
从行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