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来一家公司的领导群发了一些信息,邀请一些老朋友去光顾新店。
几个老同事发来信息,你什么时候去?
我不知道,“我没有收到邀请咯。”潦草的回复,心里一丝异样。
即便似乎我与原来的老大接触更多一些,似乎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在她痛苦的时候倾听,去尽力劝慰。又怎样呢?在她心中,我不过是个下属罢了,某些时候的倾诉,更多是因为无法与别人说,要找一个发泄的出口;而且有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和乱七八糟的事儿,也终究是缠绕在了一起,你是那个脱不了干系的人。
上午的时候,和现在的领导沟通一个历史遗留事件,不好处理的一笔历史烂账。领导提醒我,所谓“事情”,事在前,情在后,莫要颠倒了位置。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自然是不要揽事,不要出错,有了成绩是应该,出了问题要背锅。但是如果面对的本身就是一件“情在前,事在后”的事情,原先关联的人陆陆续续都散了,即便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但并无法置身事外,更何况在上头儿意见相左的情境里,进退两难。
第一件事,老领导变不了朋友;第二件事,在不同的利益网中,你只是一个执行者。
在写MBA论文的时候,选择的主题与“自组织”有关,畅想着不需要“领导”管理的平行化组织,类似现在直播行业的平台与主播的互利互赢关系,而非权限管理关系。
可是,那只是一个设想的未来。和大多数人,我们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牵绊;和大多数人,我们都在阶级地位、行业、性别等等因素中,权衡着自利的你来我往,最终实质更类似时长不同的交易,交易结束了,人去楼空;交易成了,把酒言欢;交易失误了,撇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