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一线写担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抢险就是责任。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防汛救灾的政治责任,冲在前、作表率,在风雨一线用心用力答好防汛救灾“民生答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风历雨”冲在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当前,全国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险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闻“汛”而动、履职尽责,把担当展现在救灾解困的第一线上。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组建“红色帮帮团”、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全力投入救援救灾工作,用舍身忘我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视灾情为最高命令,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立场,深入灾害一线、与群众并肩战斗,与灾情抗争,让群众真正感到安心、放心。党员干部要义无反顾地冲锋在防汛抗洪的主战场,战斗在救援解困的最前沿。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救援力量最薄弱、哪里受灾群众最需要,党员干部的身影就要出现在哪里,勇挑重担、无畏逆行。要全力以赴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党旗在救灾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在滔滔洪水前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风雨砺肩”筑堡垒。风雨无情,人间有爱。危难时刻,党旗所指就是民心所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将“生命之舟”驶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防汛救灾坚持人民至上,既要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和自救指南,及时疏导网络舆情、消解恐慌;又要在灾后抚平创伤、重燃希望,带领群众同心协力、科学自救。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医疗服务,特别是对蜷缩在风雨角落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更要倾注全力、守护周全,用坚实的臂膀和赤诚的真心,真正成为群众风雨中最可靠的主心骨、最信赖的贴心人。实战锤炼铁肩膀。这狂风暴雨就是最真实的练兵场,复杂险境、危急关头正是检验定力与担当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唯有在疾风骤雨中洗礼,于摸爬滚打中壮骨,方能把经历淬炼成智慧,让磨砺铸就真本领。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遵循规律,预判风险,在急难险重中淬炼能力。培养辩证思维,提升统筹水平,在守护万家灯火的征程中,最终锻造一副能扛鼎千钧的“铁肩膀”,筑起一座守护百姓安澜的“钢铁堡垒”。
“春风化雨”励作为。风雨大考既检验着冲在一线的责任担当,更考验着“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的治理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情怀,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谨慎态度,在防汛救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用真心真情答好民生答卷。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救灾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立体考场”,通过“看现场”了解实际表现,“当面评”检验工作成效,“背后访”倾听群众口碑。既要看干部面对险情时是否挺身而出,更要察服务群众时是否饱含真情;既要观应急处置能力,也要问重建家园时的创新举措,全方位考察,真实记录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每一帧精彩表现。在这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值得大力宣传。要让“风雨中的逆行者”事迹深入人心,让担当者尝到“甜头”,让实干者看到“奔头”,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性循环。通过这次大考,持续筑牢防灾减灾防线,让党旗在重建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