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开始读朗读者这本小说的时候是因为董卿主持的这个同名节目。当时就去找了这本书的资源,小说主人公汉娜是一个美丽的有诱惑力的女性,但是她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对她自己来说,她不认识字,她想要拼命地去掩盖这个缺陷,甚至不惜去承认罪行,被判了终生监禁。米夏是这个15岁的少年,他遇到了汉娜也许是天注定的,注定他们这一生都会有所羁绊。他为她朗读,他们之间的也许不仅仅是性和爱,更重要的是那种说不清的心理的情感,以至于当汉娜入狱以后,米夏仍会给她朗读,他曾尝试过去别的女人那里找心灵的寄托,但是每每他都会想到汉娜,他也为自己当时在法庭上不为汉娜辩护而自悔。但是汉娜宁愿终生监禁也要守住自己是文盲的秘密,也许,大多数人不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她就是这样的人,她有属于她的自尊和骄傲,,也许对于她来说这是她所坚持的。一本好的小说,是单纯的,也是错综复杂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本好的小说,你看完之后,心灵会感到震撼,但同时你也会产生很多迷茫。单纯的爱情,相差21岁的爱情,终究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同时,汉娜的身份也是错综复杂的,她即是罪人,又是文人,一个不识字的爱好文学的人。爱情的力量是会让人震撼的,然而,是选择自尊尊严还是自由,一你会怎么选呢?
人们总是因为羞耻感而去保守秘密,却又因为秘密而拥有尊严。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失去的呢,就忽略不计了吗?
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不仅还描写了社会层面上的时代背景的现象,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的迫害而这些也成为推动文章的主线,更是从深层次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上升到人性伦理道德上,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之
间的爱与纠葛。
这本书,更深层次的,是作者借战后审理纳粹战犯的背景,质疑曾让人坚信的法律条文的准确性。朗读者朗读的是人性,是那些不可碰触的伦理道德底线与法治。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