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彻彻底底的“以貌取人”就发生在昨天,这完全有悖于我的“core value”(核心价值观),我承认无论如何还是我沉不住气,是我不好。当看到眼前这个穿着不合身亮面白衬衫的年轻男性时,我只用了1毫秒就确定这不是我要找的人!但是我还是强弩着耐心,希望再给他30秒钟,于是坐下来,然而我换来的确是近20分钟的“你懂运营吗”、“你了解国内的情况吗”、“你知道14、15年那一波创业潮吗”再加上一堆毫无数据和例证来支持的“我们和别人的技术孵化、众包外包不一样”等等,期间夹杂着大量苍白的“网红词”,比如“调性”、“场景”,直到我万不得已将他打断......
多年以前,在我还没离开北京的时候,现在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还叫做“海淀图书城”,我常常去那里买一些闲书,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在那里一筐筐的减价书里淘到一本卡通版的《厚黑学》,十分有趣。多年以后,这里聚集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淘金客”,却有着与街外世界不相称的冷清与安静。我刚刚回国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归国创业一年的朋友聊到“中关村”,他摇摇头,一脸苦笑:“那儿不适合你。”
由于还在考虑我的产品是应该找外包、众包还是技术孵化来开发,我来到创业大街和一个声称是技术孵化的年轻人聊了聊我的项目和合作形式,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我和他(确切的说是他的手下)约的是早上10点半,当我风尘仆仆赶到某家如雷贯耳的创业咖啡馆旁边的一家咖啡馆的二层办公区域,我能通过会议室朦胧的玻璃看到有一群人正在开会,而会客区域一个年轻男性正在面试一个更加年轻的女孩。当然,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等,幸好早有预料,带了一本书。书读了几十页,面试终于结束了。
当我第一次正面相对这个年轻男性的时候,我真的被他的亮面白色衬衫给震惊了。这种亮面的材质像从老祖父的衣柜里扒出来的,更像在Goodwill里堆积如山论斤约的(大约7美金一磅)那些筐儿中捡的,非白不灰的颜色点缀着细细的原点,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一样。最可怕的是它不合身,而且闪烁着“隐晦”的光芒,我竟然无法在淘宝上找寻到一件同款。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也许他根本就不是技术人员),你哪怕穿一件T恤上面印只加菲猫也不会如此突兀,或者穿个普普通通、清清爽爽的白衬衫甚至格子衬衫也好哇啊。清朝时候,好泥瓦匠的标准就是身上干净,因为标志着这个泥瓦匠身手利落、效率高。一个对自己的穿着都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对别人的项目负责呢?
在短暂的主要以“他说”为主导的沟通中,我发现他对我和我的项目一无所知,说明我给他手下发的材料他根本没有看,也对面谈没有丝毫准备,也没有给我展示任何他们以前的成功案例和项目,没有介绍他们的团队,甚至介绍他自己。然后他竟然指责我“你是不是因为刚从国外回来的,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习惯了保密”,这句话几乎点燃了我心中的小火柴,但我并没有发作。虽然雷军说创业不是人干的,是阿猫阿狗干的,但至少也要对阿猫阿狗给予一点点必要的尊重吧。一个不尊重他人,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不负责任的人,让我怎么信任你?
对于这次会面,我有3点反思:
1)不能相信对自己的外表不负责任的人;
2)不能相信不做准备,不卖实例数据,只卖“口水”的人;
3)我的说话方式也有问题,不太接地气,可能在举手投足显得傲慢和不耐烦,需要改进。
我起身要走的时候,又上来了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亮面白衬衫问她:“你是约的11点吗?” 那个女孩点点头,我不知道她是来面试的还是来谈项目的,但是看来亮面白衬衫还是有生意可做的,只不过和我无关。我想,我应该不会再来中关村创业大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