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重述文章
提问是门技术活:
有时候,我们像个问题宝宝,扔出无数个问题,但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别人的回复
有时候,我们不清楚一件事情,但却不知道从何问起
这种时候,真的不是事情本身和别人的问题,更大可能是问题打开方式不对~我们没有问对问题!
问对问题有多重要呢?想想我们去医院看病,你什么症状也没有说,直接问医生得的什么病,这样医生能回答么?肯定不能啊!
那么,怎么做一个问题宝宝呢?
1、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要问一个有含金量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明确自己究竟想通过问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得到答案是我们提问的目的,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先清晰,提问前,要清楚的知道我们的目标是道器具的哪个层面,我们想借助答案打开思路,还是改善行为,还是拓展技能呢?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如何的?我希望实现怎么样的目标?中间差距在哪里?需要通过对方给予怎样的指导?这些指导在其他地方有没有提供?我们做出了哪些努力?……
2、多重组合,全面覆盖
好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它应该是渐进深入的组合拳,覆盖证据,视角,联系,猜想,相关等方面,包含证据是否充分、视角是否多维、与过往认知是否有联系、是否有假设和猜想、是否真的重要等方面。
3、收获答案,及时输出
在得到别人的答案后,我们要及时将其整理成成果输出,一方面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固化收益,持续成长。
适用条件:
向专家、领导、同事等请教有助于个人成长的问题时可以用这种方法。
没有营养的闲聊请随意……
A1 过往经历
去年,有一次和同事交流看书的效率时,他提出我们应该多看看历史书,在历史书中找到适合平常工作的范式。
当时,我问他:我看书总是记不住,有什么好的办法么?他没有回答。
现在看来,应该是我没有问对问题。我的目标应该是如何通过读书提取规律并运用起来,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我可以这么问:
1、证据:我们怎么识别书中的范式?怎么知道哪些规律适合于工作?
2、视角:除了看书,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熟悉这些规律?
3、联系:我看了一些历史书,但没有找到所谓的规律,我可以怎么做?
4、猜想:站在你现在的高度,你觉得目前对工作帮助最大的规律有哪些?
5:关联:你有什么好的书可以推荐给我发么?
A2 未来运用
如果我有机会问职业规划大神问题,我会这么做:
1、做充分的准备,根据网上查到的方法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搞清楚自己能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提问目标清晰化:我这样的规划是否合理。
2、组合提问:
我通过…方式对自己进行了评估,觉得自己擅长做…,你觉得我这个评估标准是否合理?
我之前做过些…,都输出了…的成果。做…事情多时候我很有成就感,别人对我的评价是……样的。现在你的角度,你是否认为……是我的能力圈?
我有时候想不明白我的性格、特长和工作之间的关联,不知道我这样的性格是否适合…的工作?
现在你的专业角度,你会给我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建议呢?
最后,将对方的回答整理记录下来,形成指导自己思考和规划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