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修行
王阳王阳明:
真正成熟的人,都有这三种心态
有句话说的很美丽,也很现实:
“当你因为错过了日落而低头懊悔的时候,你可能将要错过星光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味地为了往事后悔自责,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当下的美好。
一个成熟的人,过去的事情不纠结,未来的事情不担忧,当下的事情,认真而专注。
01
不要纠结于过去的事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只能不停的奔腾向前,却永远不能回流到源头。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眼前的事情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后悔和自责都没有意义,当一切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与其捶胸顿足,不如继续向前。
王阳明初入仕途的时候,只是为了成为一方的父母官,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家园。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被朝庭屡次征召,讨敌灭寇。
尤其是在宁王之乱中,王阳明动用火攻在南昌消灭了三万敌军,生擒宁王,这场历史的闹剧只持续了四十三天就被王阳明终结了。
明军将士们纷纷庆祝,王阳明却闷闷不乐。
王阳明信奉的是儒家的仁爱宽厚,心中想的是济世救民的大道。想不到,如今的自己竟然成了朝廷的鹰犬,四处杀人。
三万条生命在眼前灰飞烟灭,他既痛心又自责。
当天晚上,别人都在庆贺,王阳明却一点东西也吃不下,并且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王阳明心里明白,朝局不稳,自己的手上又缺少良将,火攻破敌也是形势所迫。若非如此,宁王只会更加放纵,战争也只会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事已至此,懊恼和纠结都已经没有了意义,王阳明还是决定收拾好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后工作中来。
他努力安顿南昌的难民,进一步清剿宁王的残余势力,帮助南昌百姓恢复战后的秩序。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该如何清除心里的杂草。
王阳明回答他:
“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对我们来说是有害的,自然就要清除掉。
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需要放在心上,越在意心中的不完美,心里就越乱。
若是我们把那一点残存的杂草当成生活的全部,心中也就杂念丛生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难以顺风顺水的。就算是圣人王阳明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面对这些“后悔”,我们一定要懂得放下,在意早已无法改变的事物只会徒增烦恼,人也会变得情绪化。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过去已经成了定局,再多的悔恨都是多余的。真正的强者更要敢于承认过去,拥抱未来。
02
多专注于眼前的事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禅宗故事:从前有位老禅师德高望重,佛法也十分精深。他的身边也总是围绕着很多弟子。
这一天,禅师让每一个弟子都去南山砍一担柴回来。不巧天降暴雨,山中爆发了洪水阻断了弟子们砍柴的道路。
正当弟子们都在抱怨的时候,有一个小和尚却开心的跑过来,送给师父一个苹果。
原来是小和尚看到道路早已被洪水冲垮,却看到了路边有棵苹果树,就踮起脚尖摘下了这个苹果。
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心里不会被无法改变的过往干扰,只会为了抓紧新的希望踮起脚尖。
正是小和尚不念过往的智慧,使他得到了师父的青睐,成为了老禅师衣钵的传人。
只要我们专注于当下,当一件事结束之后,第二次就是新的开始。对于过去,不要过度的纠缠,对于未来,也不要太过担心焦虑,日子反而过得更加淡然自在。
过好一生看似很难,其实也很简单。
日子都是由无数个今天组成的,这种“只争朝夕”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领悟的心灵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最好的修行是什么,马祖禅师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对方感到很奇怪,就追问道“很多人都是这样啊,所以他们像您一样用功吗?”
马祖回答说:“当然不是的,有的人吃饭的时候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却想着吃饭,可我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睡觉的时候就认真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也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过去已成定局,未来遥不可期,真正的智者,应当学会活在当下。
03
不焦虑未来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他辛苦地将儿子培养成才,送到澳大利亚读研究生。就在去年,他儿子却认定了一个大专学历的女孩。
这位朋友对此很苦恼,儿子和未来儿媳的学历差这么多,能过得下去吗?
强行拆散小两口,儿子性格执拗,肯定要闹别扭,感觉自己这个家庭未来很迷茫。
我劝说他:“这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焦虑的。我们做父母的只能陪伴孩子一时,而爱人却要陪伴孩子一世。
你的儿子这么优秀,他自己都觉得这个女孩无可替代,那此女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果不其然,这个看似普通的儿媳过门还没满两年,朋友就对她赞不绝口。
原来是他这个儿媳非常善良贤惠,自从家中多了这么个媳妇,自己和老伴天天都是笑着出门的,就连倔强的儿子都开始变孝顺了。
这就像王阳明所说的:“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也是在做学问。
已经过去和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即便担心它,也没什么意义。这样胡思乱想,反而会乱了本心,徒增烦恼。
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那么多担忧,你觉得自己苦恼多多,那只是因为你把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全都当做了现实。
例如上学的时候我们只是考砸一次,就担心以后的人生暗无天日,这种虚无的想象会变成现实吗?
王阳明考了三次科举才步入仕途,后来还陷入了政治风波,可是他成为圣人的理想最终还是实现了。
不必想太多,顺其自然地走下去,今天那些让你坐立不安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真正成熟的人,都有这三种心态
来自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00:0015:32点上方绿标收听【王阳明】 主讲:王守一
有句话说的很美丽,也很现实:
“当你因为错过了日落而低头懊悔的时候,你可能将要错过星光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味地为了往事后悔自责,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当下的美好。
一个成熟的人,过去的事情不纠结,未来的事情不担忧,当下的事情,认真而专注。
01
不要纠结于过去的事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只能不停的奔腾向前,却永远不能回流到源头。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眼前的事情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后悔和自责都没有意义,当一切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与其捶胸顿足,不如继续向前。
王阳明初入仕途的时候,只是为了成为一方的父母官,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家园。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被朝庭屡次征召,讨敌灭寇。
尤其是在宁王之乱中,王阳明动用火攻在南昌消灭了三万敌军,生擒宁王,这场历史的闹剧只持续了四十三天就被王阳明终结了。
明军将士们纷纷庆祝,王阳明却闷闷不乐。
王阳明信奉的是儒家的仁爱宽厚,心中想的是济世救民的大道。想不到,如今的自己竟然成了朝廷的鹰犬,四处杀人。
三万条生命在眼前灰飞烟灭,他既痛心又自责。
当天晚上,别人都在庆贺,王阳明却一点东西也吃不下,并且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王阳明心里明白,朝局不稳,自己的手上又缺少良将,火攻破敌也是形势所迫。若非如此,宁王只会更加放纵,战争也只会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事已至此,懊恼和纠结都已经没有了意义,王阳明还是决定收拾好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后工作中来。
他努力安顿南昌的难民,进一步清剿宁王的残余势力,帮助南昌百姓恢复战后的秩序。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该如何清除心里的杂草。
王阳明回答他:
“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对我们来说是有害的,自然就要清除掉。
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需要放在心上,越在意心中的不完美,心里就越乱。
若是我们把那一点残存的杂草当成生活的全部,心中也就杂念丛生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难以顺风顺水的。就算是圣人王阳明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面对这些“后悔”,我们一定要懂得放下,在意早已无法改变的事物只会徒增烦恼,人也会变得情绪化。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过去已经成了定局,再多的悔恨都是多余的。真正的强者更要敢于承认过去,拥抱未来。
02
多专注于眼前的事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禅宗故事:从前有位老禅师德高望重,佛法也十分精深。他的身边也总是围绕着很多弟子。
这一天,禅师让每一个弟子都去南山砍一担柴回来。不巧天降暴雨,山中爆发了洪水阻断了弟子们砍柴的道路。
正当弟子们都在抱怨的时候,有一个小和尚却开心的跑过来,送给师父一个苹果。
原来是小和尚看到道路早已被洪水冲垮,却看到了路边有棵苹果树,就踮起脚尖摘下了这个苹果。
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心里不会被无法改变的过往干扰,只会为了抓紧新的希望踮起脚尖。
正是小和尚不念过往的智慧,使他得到了师父的青睐,成为了老禅师衣钵的传人。
只要我们专注于当下,当一件事结束之后,第二次就是新的开始。对于过去,不要过度的纠缠,对于未来,也不要太过担心焦虑,日子反而过得更加淡然自在。
过好一生看似很难,其实也很简单。
日子都是由无数个今天组成的,这种“只争朝夕”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领悟的心灵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最好的修行是什么,马祖禅师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对方感到很奇怪,就追问道“很多人都是这样啊,所以他们像您一样用功吗?”
马祖回答说:“当然不是的,有的人吃饭的时候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却想着吃饭,可我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睡觉的时候就认真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也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过去已成定局,未来遥不可期,真正的智者,应当学会活在当下。
03
不焦虑未来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他辛苦地将儿子培养成才,送到澳大利亚读研究生。就在去年,他儿子却认定了一个大专学历的女孩。
这位朋友对此很苦恼,儿子和未来儿媳的学历差这么多,能过得下去吗?
强行拆散小两口,儿子性格执拗,肯定要闹别扭,感觉自己这个家庭未来很迷茫。
我劝说他:“这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焦虑的。我们做父母的只能陪伴孩子一时,而爱人却要陪伴孩子一世。
你的儿子这么优秀,他自己都觉得这个女孩无可替代,那此女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果不其然,这个看似普通的儿媳过门还没满两年,朋友就对她赞不绝口。
原来是他这个儿媳非常善良贤惠,自从家中多了这么个媳妇,自己和老伴天天都是笑着出门的,就连倔强的儿子都开始变孝顺了。
这就像王阳明所说的:“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也是在做学问。
已经过去和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即便担心它,也没什么意义。这样胡思乱想,反而会乱了本心,徒增烦恼。
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那么多担忧,你觉得自己苦恼多多,那只是因为你把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全都当做了现实。
例如上学的时候我们只是考砸一次,就担心以后的人生暗无天日,这种虚无的想象会变成现实吗?
王阳明考了三次科举才步入仕途,后来还陷入了政治风波,可是他成为圣人的理想最终还是实现了。
不必想太多,顺其自然地走下去,今天那些让你坐立不安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请您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推荐阅读-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