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提问铲

过度共情产生情感负荷,乃至反弹,妥协和关闭。

当看到对方的情绪时

1.首先要把自己从情绪里解救出来,不要过度卷入。只有把自己照顾妥帖,才有能力帮助别人。

2.然后了解对方的需求,融合自己的需求,寻找让大家都满意的第三方案。

第一阶段,提问铲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是谁的课题。运用课题分离,分清自己和别人的课题,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

谁承担结果,就是谁的课题。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因果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会卷入情绪,是因为我们会觉得别人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转变的就是,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对方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事才会产生的问题或情绪。

也就是说他的难过,伤心,生气都是他自己的原因。这样我们就不必承担过多诸如内疚,不忍等情绪,才更有精力来看清问题,锁定目标,处理事情。

一个技巧是主语转换。

第二个问题我能做什么

推开了对方的情绪和课题后,并不是就此不管,而是从自己出发,从对方的需求出发,看看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

随即来到第二个阶段

用提问铲问别人,带着我的需求深挖别人的需求,以寻求合作为目的,从共情走到共赢,通过成就你来成就我。我们的需求是有共同点的,我们的目的一致,只是手段各异,通过深聊深挖,一定有第三方案。

1.询问

带着好奇,不带预设,穿透表层需求,体察挖掘到深层次需求。

先分类,情感需求(被爱,被尊重,被看见,自由,成就感,自我掌控感),还是利益需求。

再询问,为什么

遇到阻力,回到源头,也问问自己到底想干嘛。

2.确认

先确认感受,再确认信息,让对方有被重视和安全的感觉,创造安全环境,保证信息准确,因为我们总是在懂与不懂之间有一层自以为是的懂。多使用是吗

三个原则:用数字,尽量具体,使用范本。

3.共建

共同做出让双方都满意的第三方案。

一定要相信有第三方案。

多问自己和对方:还有别的可能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