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目前在一所大学教学,已是副教授职称,前几天又买了房子,女儿刚刚考上国内的一所211,我羡慕姑姑的这种人生和她目前所达到的高度。
姑姑的前半生倒也没有挣着多少钱,我羡慕的也不是姑姑挣着的钱。这可能会被很多充斥金钱至上观念的人所不理解。但我要说,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而已,有的人钱足够维持生活即可,有的人赚的金盆钵满仍觉太少。
姑姑上高中是在我们镇上的那所升学率极差的学校。莫说本科,就是中专或是大专都寥寥无几。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金庸的武侠小说正火,姑姑说,那时她的同学们都上课偷偷的看小说。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在那个年代还有这么一批不上进的学生,那么我要说,哪个时代都不缺懒人。看小说多闲适自在啊,学习多痛苦。可我姑姑恰巧就是学校里那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痛苦的。
后来她成了学校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考的是我们省最好的学校,当然,姑姑也留了两年的级,因为每年都与本科有几分之差。姑姑不相信自己考不上本科。她从来没有上课的时候去干别的事,只是听课。
奶奶跟我说,姑姑的那些同学们都说,为什么他们玩的时候姑姑也在玩,姑姑怎么就能得到这么好的成绩呢。她们不知道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在一分一秒的丢失中拉开的。
姑姑跟我讲宁静致远,她说什么是宁静致远,宁静致远就是你做什么的过程都不要想着别人来看,你就默默地,自己去做这件事情,做成功了,皆大欢喜,做失败了,至少自己还有咽下这口气的决心。
后来姑姑大学毕业去了所中专教学,按理说这个职业已经很舒服了,既有铁饭碗在手,又没有学生升学的压力。可是姑姑不满足于现状,姑姑想要继续考研究生。
这个目标她没跟任何人说,她的所有的同事以及家人都不知道。姑姑说,她每天都在别的同事有课的时候看书,有人问了就说批改作业呢。她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过程。
那是寒冬十一月,那时候还没有暖气,姑姑就在寒冷的办公室里。有人来了就看,没人了就读,冷了就搓搓手跳跳绳,等到全身热乎起来了继续看书。星期天就跑到她以前的大学里问导师,划重点。
后来她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学校的时候,所有同事都惊了,姑姑是怎么考上的?从来也没见她学过习。姑姑只是笑笑不说话。姑姑告诉我,当你取得了成就的时候也不要外扬,因为你的快乐可能戳中了别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