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意义上,它象征了这座城市:在艰难中存活,在困境中生长,在混凝土中蓄养元气,兀然挺立,迎向阳光。
——E·B 怀特《这就是纽约》
标题来自两本关于纽约的书,连在一起,将我对纽约的感受表达的恰如其分。
2019年9月,我将自己第二次前往美国的目的地选在了纽约,对,只有纽约。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似乎更愿意将乡间田野作为自己的旅行目的地,撇开那些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去湖边小木屋找寻萤火虫发出的灵动微光。但即使都是大城市,在一样的繁忙中也总有着不一样的城市性格。
从Newark Liberty 机场乘坐Rail Link 换乘NJ Transit的时候,站在站台等车的我竟然被一个美国人问路。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包容性。在接下来十天的行程里,我又有两次被人问路。这种经历是去年在美西不曾遇到过的,也是之前在欧洲不曾遇见过的。特别是对于亚裔面孔、华人而言,背着背包的你可能是游客,也可能是某个格子间里一名普通的员工。
纽约,在这里,人人是客却又无人是客。
初见纽约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选择用一天的时间去做双层观光巴士,这能让你对一个城市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如果你英文过关,可以仔细听听车上讲解员的讲解,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哪栋房子是肯尼迪家的豪宅,哪栋房子是麦当娜的豪宅,中央公园对于纽约人的意义……城市中一些隐藏的故事,在这里都有机会听到。
即便是看厌了摩天大楼的人,初到纽约也会仰着头感慨上一小会儿。如果你想看清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克莱斯勒大厦……的全貌,往往要走到几个街区之外才行,道路的狭窄让人觉得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无比接近。
几条观光路线坐下来,《美国往事》里的布鲁克林大桥、《绯闻女孩》里大都会博物馆前的台阶、《博物馆奇妙夜》里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后天》里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影视剧版的纽约已经打卡了一多半。
初见纽约,陌生又熟悉。
布莱恩特公园
距离酒店几条街,有个城市公园Bryant Park,和大名鼎鼎的中央公园比起来,我对这更是偏爱有加,以至于在纽约的这些天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坐上一小会儿。公园旁有网红咖啡店Blue Bottle,有Whole Foods Market,有Lady M……你可以买杯咖啡再去超市买个面包,坐在这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里,静静地看着街旁行色匆匆的路人,吃着早饭,看着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高速的运转,以此来消磨掉一早上的时光。
公园里有很多墨绿色的桌椅,你可以把它们随意搬到公园的任何角落,又或者是搬到公园草地的正中央,欣赏着这个世界。无论你身处在哪个位置,都不必担心别人的目光,怡然自得,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
晚上的时候,草坪上满是小型聚会的人们,大家在草坪上铺上一块餐布,拿出超市买的或者家里带的食物,在喧嚣中享受自己的那份愉悦。
布鲁克林眼中的曼哈顿
有人说,纽约的天际线,全世界第一。这,我并不能肯定,毕竟,世界那么大,我还没看完。
刚到位于布鲁克林的Westlight屋顶酒吧的时候,天还是蓝的,太阳的光泽才刚刚变成金色,随意地散落在露天的沙发座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高度一点点降低,人们开始在露台聚集,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从金色到橘色,从橘色到蓝紫色,从蓝紫色到黑色。对岸的曼哈顿,看不到古老建筑的红黄色,现代建筑的玻璃墙上也不再映射出太阳的光点,只剩下了一段好看的轮廓。
那一瞬间,我想妈妈了。想着,下一次,要带她一起来,站在我此刻所站的位置,看我看过的风景。那个时候,希望妈妈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被击退。想到这些,眼泪差一点就留了下来。
2001年9月11日教会我的
在旅途中,很少遇到会令人心痛到窒息的地方。之前,在柏林犹太博物馆,走在Fallen Leaves上时,那些钢铁面孔触碰时发出的声音,在中庭里回响,心里只觉得,很惨。
而这次在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是真的第一次从全人类的视角,抛开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想象着那些在911事件中丧命的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邻居,想象着这其实是会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一件事。
博物馆里保留了很多当时的视频、音频、物品。比如,那些在911事件中离开的人,在飞机上拨得最后一通电话,哽咽着说的最后一句我爱你,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一瞬间,一个人在绝望中最后的希望。
2001年,我13岁,深深记得911发生时身边愤世嫉俗的大人们像迎来了一场狂欢。那时候,我还不懂,这样的狂欢,其实是一种羞耻。
从博物馆出来,我一直在跟自己说,一定要对在乎的人好一点,再好一点。
同时,要及时行乐,万一我们没有那么多以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