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空间治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全国各级网络举报工作部门和主要网站平台的重要工作,更需要广大网民通过网络综合治理的渠道出一份力。
2022年,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72亿件,网络空间中不良信息的规模巨大与类型繁杂均可见一斑。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理应被提上重要议程。
网络治理需要加强监控力度。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谣言、侵权等有害网络信息通过大量网民的转发在各个平台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害网络信息大范围传播,要想澄清或治理就变得格外困难。加强监控力度,将有害信息在源头阻断、在刚冒头时扼杀是网络治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仅仅靠相关工作部门在茫茫网络信息中准确狙击有害信息,难度堪比大海捞针。因此信息发布的平台以及广大网民的参与对监控力度的加强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网络治理需要网民提高辨别能力。近期“胡鑫宇事件”的发生在惋惜年轻生命的过早消逝以及呼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同时,事件发生早期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真相”和“猜测”的大肆传播也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其实只要用心甄别、仔细查询相关信息就能发现,所谓的“真相”和“猜测”都是无稽之谈,只是发布者为了博取流量的手段。在通过网络途径理性表达自己合法合规合理诉求时,善意的网民要谨防成为发布者赚钱、成名的工具。
网络治理需要平台的积极配合。平台作为第一责任主体,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主体,需要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好审查制度,在充分保障网民理性表达自己合法合规合理诉求的同时,加紧对有害网络信息的审查,及时对有害网络信息采取删除措施,对发布有害网络信息的用户采取封禁措施。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网络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有关部门、平台、网民在方方面面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创建晴朗的网络空间,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