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工号:黑公馆 】 作者:莫黑
一天下午,一个之前玩的不错的朋友忽然退群。
正在聊着某些话题的群友话头戛然而止,17人的小群里,所有人脸上都是一个大写的懵逼。
“发生什么了?”
有人意识到了什么,忙出来说:听说她最近想要斩断社交。
有人察觉了不对劲,问道:是不是我们聊了她不喜欢的话题?
最后,我站出来说:没有交代意味着下定决心,成年人的行为本身带着责任,不要追问。
人们楞了一会,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上。
小群除了人数上的减少,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我心其实是慌的。
我表面安抚,内心却是比谁都清楚。
巴菲特说过:当你坐在一桌人中间,没有看见哪个人是待宰羔羊的时候,不用想了,你就是那只羔羊。
她讨厌的是我。
为了印证这个想法,到了晚上,我给她留言:“下午怎么退群了?”
她并没有回复。
原来我真的被讨厌了!
怎么办?
难道要我跪在人家面前磕响头求别人不要讨厌我吗,不现实。就算真的这样做了,人家只会更讨厌我。
没有理由的讨厌是一种情绪,没办法用道理解决。
对我来说,不能讲道理的事,就用不讲道理的办法解决。
那就是:
放下。
- 1 -
是同事,还是朋友?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跟朋友出去吃饭,每个星期不跟公司同事出去搓个两三顿就像吃饭没放盐,以至于大部分工资都交代在请朋友吃喝上。
有一次我好奇,就问他,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呼朋唤友的感觉?
他楞了一下,很奇怪的看着我:我什么时候说是朋友了,都是同事。
我心想小伙子还挺会拉拢职场关系,知道让同事吃人嘴短,以后在公司里好做事。
朋友摇头道:就是工作上没往来的同事,才叫去吃饭,如果工作有往来,肯定是谁看谁都臭脸,哪还下得去饭?
我再问:难道公司里就没有谈得来的朋友?
他说:有是有,但一遇到工作,他不喜欢对方的态度,逐渐也疏远了,还是回到同事的身份上。
朋友和同事看起来只有一步之遥,但一牵涉实际工作,在心里就会被迅速划出边界,三振出局。
友谊的小船还没翻,连船都不要了。
- 2 -
朋友,新型的手机宠物
记得小时候,学校门口很流行卖一种电子宠物。
手掌大小,里面有个像素猫狗,可以挂在裤带上,给像素猫狗喂食,洗澡,抚摸,跟它做朋友,看着它长大。
后来这种电子宠物移植到了手机上,成了QQ上两三页的好友。
前几天闺蜜很不高兴找到我,当着我的面,差点把手机砸了。
一问才知道,闺蜜在网校考商学的时候,认识了两个朋友。一男一女,男的风趣幽默,女的大大咧咧,性格跟闺蜜很像,两个姑娘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
闺蜜和那个姑娘碍于地域,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在QQ里互发早晚安。
一到生理期,两个人都会互相关心体贴。
那个姑娘伶俐到什么程度?
看见闺蜜在浴室自拍,发现她的水乳快用完了,当晚就在官网原价加钱加急寄了一套新的给闺蜜。
而闺蜜就算在世界各地出差,忙的快烧成炭了,也总会给那姑娘带各种伴手礼。
一年下来,两个人互相给对方花的钱,少说也有上万块。
就在QQ上的火热友情标记持续了935天时,忽然断了。
故事很俗套,闺蜜和那姑娘都喜欢上了那个男人。
闺蜜对爱情的态度很保守,但那个姑娘确实积极追求,最后拿下了男人。
闺蜜很受伤,不知道怎样诉苦的时候,收到了那个姑娘的警告,让闺蜜离自己男朋友远一点。
那个男人也算是有情有义,虽然和姑娘在一起,但对闺蜜也是干净无暧昧的朋友关系。
可那姑娘不干了,总觉得闺蜜和他有染,从每天问好,变成了每天攻击和比较,就差逼的闺蜜立字为据。
闺蜜最后说,她累了。
滑动手指,删掉了手机上二人所有联系方式。
她删除两个人的时候,周围的空气甚至动都没有动。
一段长达三年的友谊,一旦触及利益,再好的朋友,该撕破脸的时候一点情面都没有。
友谊的小船再坚固,竟是给自己人凿沉了。
- 3 -
快速型友谊产生的问题
现在交朋友越来越容易,微博评论认识、一起打游戏认识、陌生的群里意外的臭味相投,你每天花许多看不见的时间,投资在这些看不见的朋友身上。
人们的喜好贴在了标签上、动态和朋友圈里,不到一天,你就可以比她亲妈还了解她。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一个词,叫做“沉没成本”。
就好像一家很有潜力的工厂上投资很多钱,指望靠它赚钱,没想到最后工厂老板带着小姨子卷钱跑路,你的血汗钱就沉没了。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已经付出不可回收的成本,就好比闺蜜三年对那姑娘每天付出的问好和关心,这是不可回收的,就算是送出去的礼物,要回来也没有当初的价值了。
闺蜜之所以心痛,是因为闺蜜对姑娘付出的友谊变成了巴掌打在自己脸上,心里觉得不服气,就跟那姑娘试图讲道理。
越纠缠,越不服气,越不服气,纠缠的就更深。
想要拿回当初自己的投入的感情,是人的惯性。
对损失的厌恶,加深了这种惯性。让人纠结眼下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小事。
加上,网络友谊的翻船成本很低,人们付出的主要是时间和感情,时间和感情都是一门玄学,不可斗量,一旦翻船:
你视如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别人眼里的一坨屎。
我们总想自己要投入多少,才能获得更多回报是人之常情,但感情不能计算预期。
你可能会惊喜,但也有可能失望。
道理很容易理解,但行动起来很难。
- 4 -
友谊的生态位
经济学体系中有一个相对词,叫做存量和流量。
流量好比你每个月发工资往银行存一万元。
存量是你这个月银行里有六十万元。
刘润说过一个更生动的比喻:存量就好比浴缸中蓄满的水,人一坐下,浴缸中多出来往外溢的水,就是流量。
二者区别是:存量是时期,流量是时刻;流量是增量,存量是总量。
闺蜜所有人朋友的友谊本身是存量,三年中的互寄礼物体贴关心是流量。
闺蜜舍不得的不是失去这段友谊的存量,而舍不得的互相关心的流量,甚至不惜为一个人的流量,放弃和所有朋友的存量。
这时候,你也明白了。
那个因为讨厌我而退群的朋友,为了我一个人的流量,放弃了与其余16个人的友谊存量。
什么是成本?
你放弃掉的最大价值,才是成本。
- 最后要说 -
互联网时代,最伤人的友谊有两种。
一种是一声不吭退群。
一种是一声不吭拉黑。
上面两种我都经历过,以至于我现在留下了后遗症。
一旦遇到了惺惺相惜的朋友,不加QQ,不加微信,不给电话,甚至邮箱也不留,大幅度提高交往成本,强迫自己正视这段友谊。
就算最后两人闹掰了,因为层层叠加的成本比较高,结束的也比较理性,重新开始也比较快。
有人说,你这也不加,那也不干,真要有事找你,怎么办?
网上有一句话叫做:和喜欢的人一起走,东西南北都顺路。
我相信人的本身有一种自驱力。
如果你想找我,你一定找的到我。
如果你不想看见我,就算我站在你对面,你也装看不见。
对于友谊,我的观念很传统:君子之交淡如水。
彼此很少联系,偶尔问声好,不干涉对方生活,除非对方主动要求,不然绝不发表看法。
我只是很替那个因为讨厌我而退群的朋友惋惜,她看重的成本,是历史成本。
但成本永远向前看。
毕竟,最大的进步,就是不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