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看牙须知

儿童对牙医的恐惧是恶性循环。

儿童看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家做了好几天工作,好不容易来到诊所,孩子一见到冷冰冰的器械又吓得大哭,为了节约时间和考虑安全问题,医生只能直接上束缚带或者让家长按住孩子手脚。治疗结束以后,孩子心里容易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认定所有医院都是可怕的地方,并恐惧所有的医生。

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夫对着哄不听的孩子说,哭那么厉害,下次再看吧!若孩子反抗情绪过于激烈,处于安全考虑,医生一般会劝家长放弃或者延迟治疗,这样一来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基于这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下一次想要说服孩子再来诊所会更加困难。


专业且有耐心的牙科大夫会这样。

在医生和家长的鼓励下,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坐上牙椅,再配合上适当的夸奖,他们会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由此而生的自豪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他们对治疗的恐惧。相反,儿童不能自己坐上牙椅,只能由家长抱上坐垫,被迫放置于一个陌生的机器上。他们会觉得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肯定会很痛,父母才会把他们“捉起来”(让他们想起打针等不好的经历),导致他们在治疗前就开始拼命哭闹,医生无法进行治疗。


很多医生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治疗都还没开始,只是刚刚拿起器械,儿童就已经开始嚎啕大哭,甚至奋力抵抗,治疗难以继续。这是因为儿童因恐惧而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医生的一举一动上。

此时播放他们所喜爱的动画片或许并不足以让他们忘记疼痛,但其实针对儿童的很多检查项目疼痛感都不会十分强烈,只要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停留在医生的手上,治疗就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恐惧感以及对疼痛的敏感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什么是事件委派?如何实现事件委派? 答:事件委派是利用冒泡原理,给父元素绑定事件,让其子元素执行。 实例:u1...
    大笑一声阅读 244评论 0 0
  • #你的声音# 你的声音 是凛冽的风 在那荒凉凄厉的原野上 狂放不羁的飞翔 漫漫黄沙掠过 一世孤绝的倔强 壁立天涯 ...
    青青陌儿阅读 174评论 0 2
  • 如果我想你, 我会去见你。 在梦里, 在心里, 在眼里。
    如是我闻cm阅读 250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