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大宣传片《星空日记》,竟看的流泪。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乡下孩子何晓东的故事。他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想,但却 一直被人嘲笑,在现实和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习了经济学,天文学,俩个完全不同的学系,代表着他的现实和梦想。纠结徘徊中他渐渐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的, 渐渐一点一点的糅合这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那个伯乐王老师,但我感觉更幸运的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仰望星空。
王老师和他的第一次谈话中,王老师赞赏了他的梦想。可是在对于这个梦想被人笑话而放弃的现实,王老师的解释就是,大笑,然后,突然停下。
“现在笑完了, 又能怎么样?”是啊,笑完了,那又怎么样?能怎么样?那些嘲笑的人们,在嘲笑过后,又 能怎样?继续笑?那自己呢?就这样放弃了?何晓东最后选择辅修天文学双学位。可是对于已经被笑怕的他来说,似乎还是现实更重要。
别人对他说过一千次:”别做梦了。 ”
可王老师却对他说, “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
一直逼自己长大,逼自己走正确的路。可是到最后才发现,不是现实支持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仰望星空是无数男孩子的梦想,摘一颗星星,到月亮上去是无数孩子的永恒的理想,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加加林很小的时侯说要到月亮上去,妈妈说:“去吧,孩子,别忘了回家的路。”
还记得那个数星星的孩子,繁星满天时,便会站在自家院子里,出神地望着广袤的天宇,神游于浩翰的宇宙,一颗一颗数着星星,一片一片发现着星座,一点一点地记载遥远神秘。别人笑他太痴太狂,他却已经习惯以这种仰望的姿势,去遥想远方,在看似飘渺实则真实的梦境里追寻,最后,他成就了自己。
星空就是那么浩大、神秘而又和蔼,让人仰望;仰望星空,是一种追寻理想的姿态,而脚踏实地则是去实现理想必须走的路,必须经历的种种苦难,让梦想去支撑现实,仰望最美的星空,实现最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