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学校的通知,下午陪孩子取回了这一纸录取通知书,母女心情出奇地平静。从6月23日凌晨1点高考成绩出来至今,整整一个月时间,期间经历了太多的心情起起伏伏,这一刻忽然淡定了、释然了。无论如何,孩子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家长十八年来的殷殷期盼,总算有了一个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些许遗憾和不甘。
早已预料考试没有正常发挥,但成绩出来的那一刻,还是止不住地失望(家长)和绝望(孩子)。没经历过任何风雨的孩子除了痛哭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只有一边安慰、劝说,一边对在高考前按照一模二模成绩预估筛选出来的学校,不得不作重新地考虑。在无数次地与孩子沟通失败后,无奈地打电话给外地上班的孩儿她爹,把这艰巨重新选校的任务交给了他。美其名曰:人生过四十奔五十,孩子眼见长大成人,他这个一家之长总等着有啥大事儿当家做主一会,终于机会来了。我这当娘的可以退居幕后了。于是,等孩子慢慢接受了事实,情绪恢复过来了,爷俩每天电话或微信沟通,查阅筛选学校。
那是一段艰辛的日子,先生每天工作之余全部时间用在电脑上,把他理工男的缜密思维、细致认真发挥到淋漓尽致。而我这个文艺女只能做做总结整理工作。最难得是“早年不知世事难”的孩子,总是用她理想的思维而不是所谓的“父母世俗眼光”想当然地否定你选定的院校。没有想学的,只有不想学的,给了父母一道道无解的选择题。先生对那段时间的总结是这样的:那种感觉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查阅每所大学和专业,就像挤进一辆辆的公交汽车,别人有座你只能站着,还眼巴巴地、绞尽脑汁地觊觎哪个人放弃座位你可以补上。
而我对此的总结是:成绩出来,全区排名出来,你的分数基本决定了你可以走的学校。就像你怀揣钱去市场买菜,萝卜白菜豆角鸡肉牛肉哪个可以买看你的腰包基本确定,无非是在萝卜堆里挑一个看着顺眼的,或在豆角堆里挑个嫩的老的。至于每年那些个捡漏的,那是太偶然的偶然。就像豆角大减价卖到白菜的价一样,更像牛肉廉价到鸡肉价,可遇而不可求。
按照冲、稳、保三个档次,分别选择5、6个学校,每个学校选择几个专业。不断地修改补进,各种表格、各种备注,估计A4纸用了一包。
尽管提前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到7月13日那天还是有点儿忐忑不安,幸亏有可爱的小超一直陪着定心。上午提前登录进去,离自己的截止分数段还有好几个小时,闲来无事决定进清华试试。据说这是低分学生可以去清华蹲蹲的唯一机会。孩子说:我以后可以骄傲地说我也进了清华的提档线了。看来她是比较放松的,还可以开玩笑。第一分数段录取结束,看看进入C9一流学校孩子们的成绩,心里暗暗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却又不敢让自家孩子看出半分心思。
最最紧张的是那关键的一个小时,手眼并用,有点儿顾此失彼。不断地在各个学校专业之间转换,看看有哪个可以冲进去,哪个可以保证。由于每年报名青睐的学校扎堆不一样,出现所谓的“大小年”之分。一直中意的一所学校按去年分数段可以录取,今年却出档线都没达到。虽然有小超一直主要操作,到最后还是情绪激动,嗓音嘶哑。无奈让孩子帮忙完成。15:00分数段截止,看到孩子在专业一直排名第二,专业录取三人,长长舒一口气,终于尘埃落定。过后孩子说她爹最后瘫软在椅子上了。父母啊,自己高考估计都没有这么孤注一掷,惶恐不安。
静等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孩子开始学习素描,为大学专业做准备。感谢孩子能从失利阴影中振作起来,投入新一轮学习中。也感谢亲朋好友的劝慰鼓励,更感谢小超,让孩子重拾信心。
那天和孩子交谈,告诉她作为父母,我们已尽力了。今后的路需要她自己去走,风风雨雨独自面对。父母只能做她的精神后盾,默默地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