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系洪桥
参天之木其根必深,浩瀚之水其源必远。人之发肤受之父母,家族兴旺源於祖宗。中华民族尊宗敬祖传统文化已传承了几千年。每当家族举行祭祀和集会,人们最重要的话题就是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发脉源於何方?带着这个疑惑,我探索先祖留下的宝贵史料,得知洪桥就是我们的根基之地,发脉之源。
洪桥位於江西省进贤县境内民和镇的龙安寺,古时官道隆兴路由军山湖的北岸乘船过洪源渡,经北岭,洪桥,再通往进贤县城。洪桥前有狮子岭,后有金子岭,群山环抱,风景如画。据《宋史·傅尧俞传》和族谱记载,傅尧俞北宋名臣,历宋代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中书侍郎,史称“金玉君子”。其三子公达,讳宣,号守正,任庐州司户参军迁隆兴路司户参军,任满荣归,视洪桥山清水秀,遂弃祖地山东东平乔寓於此,从此开创了进贤洪桥派傅氏的千秋基业。祖妣袁氏,合葬洪桥龙安寺左。生子三:自洵、自持、自握。二世自握生子二:曰浚、曰渐.三世曰浚生子二:安民、安节。曰渐生子二:安行、安僖。四世安民生子五:执中、时中、和中、允中、守中。安节生子一:大中。安行生子一:用中。安僖生子一:可中。裔传六世迁徙甚广,播衍於九洲。故以地名歌记之曰:
始祖谥曰献简公,水源木本出山东。
子宣宦居隆兴路,卜居进贤桥曰洪。
蔓延六世云乃众,和迁乌石时未动。
执中后裔北岭迁,并徙双头林岭中。
允孙用夫凤岭分,再分岭里与翰城。
三分潼溪和院泽,四分瓦窑并旺坑。
五分彭崇章岗地,油堑之分皆仲昆。
移居姚坊王坊者,纯夫亦是允中孙。
守中之孙名圣夫,始迁新建柑舍居。
纲徙新建薛坊地,相徙港口弼蔓湖。
远迁湖北黄武者,薛坊支分遗编书。
大中之后云失考,简编未载续难知。
三阳田东桐林迁,用中裔居一脉传。
可中惟有清远处,茕茕独立在临川。
计迁二十有八所,但愿各处人丁繁。
而今编此地名歌,后世子孙目了然。
赣迁湖北鄂东寿昌傅氏应海公支系,源出於江西进贤洪桥宣公之裔,安民公之五子守中。守中公次子肇武,生子圣夫,字天授,号德珍,因父置桃花岭下庄基,规模宏大,於宋朝端平二年乙未岁(1235)由进贤洪桥而迁於兹。见父手植之柑,结实如钟,剖之如蜜,谓其地曰柑舍,是为柑舍之始祖。妣姜氏,俱葬丰安祖山,生子二:一清,一宁。一宁公后裔国纲因兄绍商被谤,祖居焚洗家族离散,故由柑舍迁居建邑薛坊之川塘,再传五世我祖应海公字海棠,讳涛,允武公次子。明洪武年间携三子,长文德,次文政亦名文卿,三文胜由薛坊川塘迁湖北鄂城吴都而居,是为始祖。至今胄传二十三代,人口达一万余众,裔孙遍居鄂东地区大江南北的武汉、鄂州、黄州、团风、浠水、蕲春、大冶、阳新及河南商城、安徽金寨等地。
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首先祖的风采,进贤洪桥这个神圣的地名,起源於我族的开基始祖宣公,这方美丽的热土,孕育了我们傅氏洪桥派。如今,洪桥历经沧桑,原来的旧貌不复存在,但由此地迁徙的后世子孙,繁衍播迁於赣、鄂、豫、皖等地。每个洪桥派傅氏子孙,无不情系洪桥,因为我们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我们的血缘永远源自於这里。
家族尚有贤人出,各领风骚谱新篇。
立德崇善弘祖训,诗书孝悌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