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牌坊沟历史名诗

在四川省简阳市城区西北部牌坊沟口,有一座著名古桥折柳桥。此桥看似普通,却有一段意韵深长的历史故事。

唐朝诗人雍陶在公元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据说有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桥,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身边跟随的人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雍陶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即在桥柱上题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

从今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情一条条。

这首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

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读者仿佛可以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从今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

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情一条条”。“离情”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的柳条写无形的情愫,诗句中蕴含了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恻的场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体育课风波 1 选课 学校里大一大二大三的体育课是一起上的,一学期一次选课,有网球、足球、篮球等常规项目,...
    糯米奶茶团子阅读 5,351评论 3 6
  • 属性总结 NSFontAttributeName 设置字体大小和字体的类型 默认12 Helveti...
    xiao东哥阅读 4,562评论 0 0
  • 天气渐暖,衣服也越穿越少,身上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受着身体器官的疼痛,承受着脂肪的叫嚣,终于拿...
    奕奕GRACE阅读 1,046评论 0 0
  • 何登成 -- 阿里数据库内核顶级专家 http://hedengcheng.com 出品的文章质量很高 2.
    罗塞塔石阅读 1,716评论 0 0
  •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闲着没事报了个美术班学画画。在画了若干立体几何以及各种角度石膏像的素描之后终于进入了不必让两...
    萱I草阅读 1,6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