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法源寺》

现值凌晨三点读完,外面飘着雪,卧在床上好不快活。

很想多读点书,但碎片化的时间事情让我应接不暇,想用心很难。在自习室刷着手机偶看到免押金的读书班,我想着自己是读不完的报了也无妨,就看了一眼是李敖写的《北京法源寺》的介绍,就报名了。我对于李敖是谁,书的内容毫不了解,但就是想除了功利性的应付试学习外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奇怪,我再越是忙碌的情况下越是想抽出时间做些看似很闲的事。

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平时在书单上十本有八本都是东野圭吾的推荐,我是相当排斥的,看一两本还好,看多了实在不觉得有什么妙构和奇思在里面,但在中国却是很流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本书就很不同,像是历史书,但却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其实读起来不是乏味,却觉得悲凉,讲述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故事,明知道结局怎样却还要看着这些人物一个一个去赴死,法源寺的历史其实草草带过,它是许多代人和事件的象征。我最不愿读的就是近代史,因为它使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悲愤和屈辱,但在书中了解到的许多历史细节才让我真实的感受到那个时代,我想去了解,想去寻找乱世中的英雄和思想的火花。从一开始康有为初到北京法源寺,一切都是因果。谭嗣同的死有很多谜团,在于他为谁而死,死事,死君?往往人在死后一切如浮云,人们只会看到最后的结果,死亡了就是不存在了,结果比过程重要。梁启超先生的那种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战斗的思想,使我醍醐灌顶。其实改变是最困难的,自己的三观构架由今天的你去推翻,说服自己比别人困难许多,在很多时代,事情对错在我看来并不分明,只是由你的立场来决定。所以我常常一天会思考很多遍我的选择我的行为到底是不是符合自己所想的那样的,我很难思纣定夺自己的内心,对于别人的复杂更是不慎了解,所以矛盾不断,内心斗争许久的纠结。现在看来佛家文化的静心功效却很好,出世和入世想来都在于行,一切看淡了,也就不去纠结了。每每读到书中关于佛家的经文,我就回想起之前在栖霞寺住过的时光,每天都能听到白天例行的诵经和幽静的夜晚,看着各个殿内的佛像,不敢心怀不敬之意。寺庙真的是个清净的好去处。

借以妙僧无花果的话:天底下的温柔有十分,八分在神爱人。他呢?他是一面湖水,他是温柔本身。

希望自己也能温柔,待你像众生。

在我看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蔡锷,余师傅等都是有温柔的天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虽然一直听说李敖其人,听闻其人个性轶事种种,但真的看他的书却还是第一次。基本读完,有点讶异,跟想象中那种抨击、讽刺...
    挨姑姑洞穴小面团阅读 2,454评论 0 0
  • 包装色彩分析一 总说熟食的包装不好做,但是也总是不断有关于新的熟食包装出现。虽然烧鸡的包装没有直接找到,但是对于如...
    Sriyhan阅读 5,493评论 0 2
  • *白吃白喝这么长时间也该交点党费了。 *题文无关,脑洞源对戏。我可能是个ooc的傻卡吧_(:з」∠)_ *是糖,现...
    谷未寒阅读 4,671评论 0 5
  • 已经半年多过去,春末的滋味早就不记得太多。脑海中尽是夏天里白灼阳光的聒噪印象,甚至到了秋冬相接的如今,一想到夏天里...
    MAREXTSAI阅读 3,57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