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简书》笔名高山之树是我的简友,是一个拥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拥有市县两级农商银行股份的老板,她是一个年过花甲的女人,无疑她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富裕的女人,却又是一直过着“苦日子”的人。
02
上星期四上午,她微我,邀请我和另外一个文学沙龙群的群友古钟先生第二天到她南通的公司总部访问。
我和古钟先生家住南通市治下的一个县级市海门,到南通市区有近百里的路程,她考虑到天气尚热,且乘车转车不便,于是就派司机小黄相约第二天早上八点来接我俩。她的一片热忱,令我这个只与她有网络交流而未曾谋面的简友感动不已。
03
在去南通的路上我思忖,黄董事长是个成功的富有女人,在我们海门虽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倒也是个耳熟能详的人士,应该有七分的雍容华贵三分的傲慢,至少是个珠光宝气的贵妇人。
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是崇尚物质的年代,追求享受的年代。可不是吗?老公在外一年挣个三五十万,老婆在家涂脂抹粉,金饰品全套,轿车、LV手袋、香奈儿服装香水,外加一只贵宾犬,那是有钱女人的标配,也许还要割个双眼皮,隆鼻隆胸呢。
但我想错了,彻底的错了!因为我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黄董,但她是一个脱俗的人。
04
随着轿车缓缓驶进市区的城市森林,我们的第一站是参观美丽华红木家具城。只听见司机小黄说:哟,黄董在总部楼下路边等我们了!
透过挡风玻璃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女士正向我们招手呢,无疑她就是黄董了。只见她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儿,整齐的发髻一丝不乱,素色的棉布短袖无领对襟衬衫,碎花长裙,白色皮凉鞋,没有一件饰品,素颜。与我先前脑海中的黄董形象相差甚远,活脱脱的一个和善亲切的邻家大嫂,她身上唯一体现时尚的就是一副遮阳镜;唯一的装饰品就是右手上的沉香木手串了,这就是宁愿在太阳底下等我们而不是让我们等她的黄董。
05
加上她的董秘和司机我们一行五人,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她控股的美丽华红木家具市场。有原木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的紫檀、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乌木等各式家具,价格从一万余元一套的餐桌椅到几百万一套的全套红木家具应有尽有,该市场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红木家具专业市场。
该市场是她的昆仑置业集团在2007年开始开发2009年竣工的约73000多平米的地产项目,其中主楼两幢24层,裙楼20000平米,裙楼中的12000平米就是美丽华红木家具城,她公司占有50%。
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世界,我国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房贷紧缩,她公司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于是她咬紧牙关勒紧裤带,把原计划开发自营的商铺忍痛割爱低价向外出售,以渡难关。
那时候的苦啊!不仅是辛苦,更是心苦,外人只看到商海里搏击成功的人的风光,哪里看到成功者身上的累累伤痕,还有多少人在商海里无声的沉没了呢?!黄董说到此,颇为动情,眼眶里闪耀着泪光。所以她把美丽华当做生育养育大的孩子,是她见证了她多少个不眠之夜,看着楼房拔地而起,又因资金匮乏而水泥搅拌机戛然而止;又怎样艰难抉择,商铺打折销售募集资金,项目重启而没有成为烂尾楼,才有了今天的美丽华。
06
黄董笑着说:我不怕吃苦,也不怕失败,但我怕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是的,她是个吃苦耐劳,不安于现状勇于进取的人。
她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个“三面红旗”高高飘扬的年代,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开始包子只吃馅,皮喂猪,后来包子没馅儿了,再后来包子没了与猪争糠吃了。她出生在上海一个小业主的家庭里,三年自然灾害,食不果腹,饥饿使得她和母亲落户海门史家镇的外婆家,分得几亩薄地以渡时日,她就成了一个大上海来的乡下人。
黄董回忆起那段日子,就是一个字“饿”,所以她还津津乐道祖母的三鲜汤(简书文章链接)。每到暑假,她和堂兄弟表弟就到几十里路开外的祖母工作的青龙港饭店里度假,奶奶慰劳她们的三鲜汤那是奢侈的享受,至今回味无穷呢。
07
吃过苦的人知道幸福生活靠自己来创造,她知道读书学习文化知识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她有幸从乡下来到了县城里的省重点高中海门中学就读,她如饥似渴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佼佼者,可是,文革又粉碎了大的大学梦,高中毕业又被扔回了乡下。
苦闷,无奈,无助伴随着她,但她不绝望。她说:既然命运安排我做农民,那就安心做个农民吧。于是她积极参与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从不拈轻怕重得过且过,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乡党委遴选为农村工作组成员,工作组解散,她成为为数不多的留下来任职村支书的一个,那时她才20岁。
她总是以苦为乐,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了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了市团委书记、青龙港镇党委书记、市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成为体制内的成功人士了,让同龄人羡慕不已。
08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是主旋律,党政军一齐抓经济建设,所以党和政府部门都有经济实体——企业。她所在的统战部名下的三产办就有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昆仑房地产公司,她是公司负责人。后来风向变了,党企、政企要分开,党政部门名下的企业必须改制。她又走在了人生十字路口,是留在体制内做一杯茶一张报纸的统战部副部长呢?还是接手昆仑公司下海呢?经过三个昼夜的思想斗争和艰难抉择,最后决定下海一搏!因为她不想过碌碌无为的后半辈子,她要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智慧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后面的那条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哪怕是失败了也无怨无悔,因为我努力了,奋斗了,拼搏的人生,挑战自我的人生,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精彩人生。结果,她成功了!她不仅拥有了多家营运良好的公司和子公司,积累的可观的物质财富,而且为子女树立了不断进取,幸福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的榜样,这种可贵的精神也成就了她的女儿的优秀,她女儿在美国从事金融业,也相当的出色。
09
从美丽华董事长办公室来到黄董公司总部办公室,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刚才美丽华的办公室比较简单,不到20平米,就一张实木办公桌和一个文件柜,隔壁一个会客室兼小型会议室,我想那是黄董不常去,简单一点情理之中,但我想总部办公室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吧。可是进门一看比美丽华的办公室还要小又简陋,还比不上一个乡初中校长的办公室呢。一张不大的办公桌还不是实木的,而且是密度板的,桌上一台电脑,一张书橱,几把接待用的椅子。唯一奢华的就是一个小型陈立柜里的一件海南黄花梨工艺品雕刻,唯一显示主人品位的是满满的一橱柜书了。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办公室小了点,但我觉得办公室是办公用的,够用就行了。我终于理解了土豪与儒商的区别。
10
参观红木家具城当然不是她此次邀请我们访问的主题,因为我和古钟先生既不是她的顾客,也不是业主,那是让我们开开眼界,主题当然是简书的写作了。
黄董爱好文学那是爱到深处的了,但爱上《简书》那时一次偶遇。我和黄董同在一个我市里一个旅游公司万明老总发起的群里,我偶尔转发一些我被《简书》官方栏目录用的文章给群友浏览,由此,她认识了《简书》,爱上了《简书》,而且爱的那么的执着,那么的热烈!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写文章投《简书》,刷《简书》,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已经写了 36 篇高质量的文章计 4万3千余字。
这次她邀请我俩去她公司访问,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如何写作的小型研讨会。我们就如何组织素材,如何选题,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见面之前,共同的爱好把我们聚在一个黄董为群主的文学沙龙里,对写作的渴望又把我们聚到一个桌上,正是以文会友不亦乐乎?我笑着对黄董说:您既要打理公司事务,又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家庭,还要热衷于《简书》写作,您累不累?苦不苦啊?她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觉得苦,为所爱的人服务就不感到累,自己精神上的得到充实,不仅不觉得苦,而且感到其乐无穷!因为我喜欢读书写作;因为我爱我的公司,我的员工,我的母亲,我的家人,所以黄董她辛苦并快乐着!这就是她对人生的诠释,是一种精神境界。
11
我在她的30层楼上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低头望着地面上火柴盒大小的汽车在拥挤的马路上蠕动,试问,那些人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抬头眺望狼山脚下浩渺的长江之水如烟波滚滚东流入海。
在我们生命的长河里,我们能否拥有自己的一朵浪花来浇灌自己心灵家园里那一棵精神之树呢?简友高山之树的故事,给我以启迪,对物质的索取适可而止,对精神的追求可以永无止境。
衷心祝愿高山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