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新疆”
打小有记忆开始,新疆于我,她就存在于“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歌曲中,存在于倒骑毛驴的阿凡提故事中,存在于过年时家里桌子上摆放的葡萄干中……就这样存在于这些生活场景中,离我又近又远。
不曾想,后来,新疆却以热烈奔放、节奏鲜明的舞蹈形式跳进我的学习和工作里。
那是读小学的时候,我还只是中队副或中队长(这二个职位是每学期一轮岗),但必须与文艺委员一起负责排我们班参加学校活动中的节目。大概是四年级时吧,我突然想排个新疆舞,可实际上我是不会的。可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超出能力范围的胡思乱想呢?
这个就缘于我一个姓刘的女同学,那段时间她经常带着一个叫罗宾的大眼睛英俊小男生一块来上学。据刘同学说,这小男生是她邻居,刚随调来长沙的父母从新疆来,并且住在刘同学的楼下,所以这孩子也转来我们学校一年级上学了。重点来啦,小男生的妈妈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所以,当排练节目的任务下来后,我马上就想到了这个点子,要知道,这节目肯定是不会跟别的班雷同的,现在还记得那会儿的兴奋劲儿。
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后说干就干,于是放学后,我和刘同学就来找小男生的妈妈了。初次见面就直接表明来意,不成想,小男生妈妈竟一口答应了,一是孙老师还没去单位上班儿,二是估计也想让她们家罗宾在学校有朋友吧,三呢,可能是不忍拒绝纯洁的小朋友吧!总之,事儿成了,节目最后也获奖了,跳得就是《我们新疆好地方》。那个年代这个事儿是没有报酬可言的,而且之前也不认识这位孙老师呀,如今想来本人是有那么点儿社牛潜质哈。对了,见面后才了解到小男生妈妈姓孙。
#中学时期的“新疆”
上中学那会儿,正是拔乱反正的时候,高考也逐渐恢复,于是在同一年级突然就开始有了高班即重点班。毫无疑问,重点班的资源肯定要优于普通班。也不容置疑,内地的教学质量也优于边远地区。
于是我们班便有了新疆来的同学。
首先是随父母迁回长沙的虹同学。她父母都是从兵团来的,爸爸是作家,爸爸妈妈也都曾是文工团的。
之后就是玲同学,接踵而至是琪同学和兰同学。清一色的女生,说着特别口音的普通话,给我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若干年后,我在川音的电梯里遇到一对母子,从她们的对话中我便猜中她们从新疆来,而且是被求征了的。这对母子在我接下来的新疆旅居中也会出现并会有重点描述的。
四位女同学中,玲同学会讲一些长沙话,这缘于她小时候随奶奶姑姑在长沙生活了几年。她们之中,只有虹同学是定居长沙的,其他三位则在预考前后都回新疆了,并且如愿上了大学。
从此,因为这三个人,新疆便成了我遥远的思念。
#工作时期的“新疆”
那年,之前被我登报招进艺术团的首批演员班的小学生差不多都将升入初中了,中学生团的则是已进入高中。为避免青黄不接,当时就招录了三十来个学龄前的孩子。按贯例,暑假是要集训的,可新学员增加了,但教室和教师都紧张,不够用,怎么办呢?
缘分就是这样奇妙。有一对夫妻从新疆兵团文工团调来长沙某高校任教了,二位都是搞舞蹈的。男士陶老师小时候是我们艺术团的学生,而且在我们单位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上还寄来了贺信(我亲眼所见,字写得可漂亮啦),也就是说与我们单位没有断联过。这样,经与陶老师学校协商后,我们顺理成章地就把集训的队伍拉出去,放在了陶老师他们学校,同时聘任陶老师和他夫人担任孩子们的老师,承担基础训练和舞蹈编排的重任。为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排训练时一律不放碟带,而是用钢琴现场伴奏,记得那位钢琴艺术指导老师姓后。
集训时,我们接到了去省电视台参加一个晚会的邀请,由陶老师编创一个苗族少儿舞蹈《啊太阳》。原本我的任务是配合陶老师,负责抓排练,但陶老师却以不太了解苗舞风格为由头,十分低姿态的力邀我编一组苗舞基本动作,1-2个八拍都可以。
说实话,陶老师的这一操作让我很诧异,有些不敢相信。可陶老师交予的任务也不得不完成呀。经过一个晚上的酝酿,第二天早上我很忐忑地把作业交了。之所以忐忑,是因为据我了解,在新疆的时候,陶老师和他夫人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演员,而且是成果显著的编导,编导了大量的舞蹈和大型歌舞剧目以及晚会,我是见到了很多的相关报道和照片的呀。另外,之所以忐忑,是因为这些年我完全是凭着热爱以及自己举一反三无师自通的能力在管理艺术团,同时运用自己的人脉边学边做的在推动工作,让我参入专业的编创还真是头一茬。
果然,等到下午编排到我负责的那二个八时,我看到了陶老师对我提供的素材的调度,就如同把一个口水话的作文改成了一段文法通顺、文采飞扬的范文。再等到后来上电视台演出,节目单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时,真是深深地感动,对陶老师也更加的敬佩了!
这个时候的新疆于我,是成长路上的灯塔。
# 2023年6月11日的新疆
把原本6月5日的机票改签后,今天算是正式开启了我的新疆之行。
下午2点多从长沙起飞,途经湖北、甘肃、青海等省直抵吐鲁番。一下飞机42度的高温已把新疆人民的热情砸到了我的怀里。
机场不大,离高铁站不远,路程不超过十分钟。但出租车也不多,开车的帅哥倒不少。一番倒腾,终于上了去往乌鲁木齐的高铁,并在晚上12点前到了乌市,见到了我在乌市的玲同学和兰同学以及先于我到乌市的深圳的娟同学。其乐融融,无以言表。
此刻的新疆,不再是诗和远方,而是我心之所向的脚踏实地的旅程!
Day11 21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