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猛一抬头,办公室的窗外有一只喜鹊。这么近的距离,它竟然没有被我惊动,想必是玻璃隔音不错,或者是我站在它的盲区,也或许它过于专注眼前。由此看来,一个组织的安全其实很脆弱。有时候,安全是一种假象,危机就在近在咫尺的玻璃背后;有时候安全是一种盲目,因为你看不见背后的动静;还有的时候,安全只是一种短视,危机则潜伏在自我陶醉之中。
如果不是有了第二天的一幕,关于组织危机的联想也就到此为止啦。恰恰第二天,情况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光临办公室窗外的是一只乌鸦。他显然十分警觉,我只拍了一张,它就飞走了。接着昨天的话题谈组织危机:第一,乌鸦可能是一种比喜鹊更为警觉的鸟;第二,它今天出现在我的左前方,我不在它视野的盲区;第三,我的行为可能不自觉地暴露出对乌鸦不喜欢。由此可见,组织对其面临的危机是否警觉受多因素影响啊!讨人喜欢有时候也是一种麻痹因素。
更为可喜的是,此信息一发出得到朋友的神回复:当一群鸟成为一个鸟组织的时候,飞走还是不飞走不在于有多少只鸟看到你,而在于那只第一个看到你而且坚决飞走的鸟什么时候起飞,后面起飞的鸟可能啥都没有看到。组织就是这样,行动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少数人,坐以待毙却一般是大多数人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