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徐windy-【1期1班】刻意练习day7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刻意练习Day7

【原文】:

《灯》巴金

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分析】:

1、结尾紧扣题目。普通的“灯”居然延续了一个人的生命。

“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借作者的心理活动表达出灯光给需要的人带来希望。而且,是“一定”。一个“摇晃”赋予了“微弱”的“灯”活力。

2、结尾用,“不会”呼应“一定”。

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用心理活动结尾给予人永远的鼓励。

【刻意练习】

这已经是十九年前的事了。最近才了解到这个女孩的近况。那张照片改变了她的一生,从前那个衣着破败,只能在残旧不堪的教室里上学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了省委副书记。那双灵气十足的眼睛打动了无数人,如一盏明灯,照亮她自己人生之路,也照亮了无数国民对于贫困山村孩子成长的关注之路。

我想,这双大眼睛,不仅仅属于苏明娟,也属于全国千千万万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对比思考】

仿写段落中提到的苏明娟实有其人,她原是安徽张湾村贫困家庭的孩子,1991年通过解海龙的摄影作品《大眼睛》获得全国人民的关注和资助,她得以跟其他孩子一样完成学业。那双大眼睛能如此引起共鸣,不仅因为这源于苏明娟本身的知识渴望,也是所有孩子对知识天然的渴求,这双眼睛在希望工程的宣传上极具象征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曲葬花吟,犹如看见黛玉满眼的泪痕,手持花锄,一个人面对满地落花,轻轻拾起,连同自己的苦难与失落,还有前世今生的爱...
    蒲攀阅读 4,761评论 8 28
  • 眼尖的儿子呼唤我看对岸。只见对岸树影婆娑,人影绰绰,果真是个观赛的风水宝地,这可是只有当地人才寻得到的地儿呀。我...
    颜ping阅读 1,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