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去这一年,我把写作当成了勤奋的姿态,借以证明我的存在。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与写作沾边,然而,到了中年之后,发现除了写作之外,竟然没有一样可以做的东西。
去年三月,看到一个写作招生的文案,靠写作也能月入过万,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句子,我假如能通过写文章,也能得到工资以外的收入,显得高级,又能得到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就这样,我报名了一个写作班。
二十一天的练习,没有让我脱胎换骨,更没有如同广告文案上所说的,在学习期间就能赚到了学费,尽管在结业的时候,我被评为了优秀学员,所写的故事还是平庸,而没有看点,更谈不上上稿。
在那之后,有过消沉,一两个月之后,还是没有能找到新的方向,我需要寄托,也需要看起来勤奋。
不断给自己打气,也不断的在消沉中混日子,在六月份,要求自己进行日更,每天写三千字,还给自己画了一个大饼,说坚持三个月之后,有了一百篇文章,可以进行公众号的日更,还能进行每天的投稿,不会间断,这样一来,也就让自己走上了写作之路。
九月份结束,没有写满一百篇,却没有看下去的兴趣,那些都是凑字数的文字垃圾,投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人要。
失望之极,这时想到了头条,据说门槛很低,先发表,再提高,我当时这样想。
从十月份开始,注册了头条号,开始试着在头条上发点东西,恰巧遇到很多机构对头条作者进行扶持,我一头扎了进去,十二月,收获了一篇青云文章,拿到一千元奖励,当时太激动了,到了年底,终于拿到了工资外的收入。
接二连三,在头条上有些顺风顺水的样子,还给自己拟定了新年的奋斗计划,内心中也有一些飘飘然。
准备一篇头条青云文章,也不容易。
曾记得最为得意的那篇青云文章,我看了一千多页的书,写了近万字的笔记,才得到那一千元,自以为有些心得,后面的写文中,也想保持这次的姿态,无奈畏难情绪作怪,一直都没有拿的出手的文章,勉强应数,自然与青云无缘。
一方面,我自己就是比较古板的人,熟悉一个套路之后,不容易改变,另一方面,一直写青云文,有点做学究的趋势,对现在的我不太合适。
于是五月份之后,我给自己另外报了一个文学的写作班,那点青云的奖金,自然也全部投入写作学习之中。
虽说到现在,也还没有成绩出来,这一年因为有写作,也算充实。
二
一年的磕磕碰碰,与写作沾了点边,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初,仅仅是证明自己还是个勤奋的人,就去参加写作培训,有些荒唐,也有些幼稚,不过,天天都敲击几下键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写作好像给了我一个可以长期坚持的习惯。
每天五百字,没有电脑,也用手机进行一下比划,随意记录生活中和工作中感兴趣的事情,也把读过的书拿出来晒一晒,一年中有一百天左右没有白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年底总结有些的东西了。
在最近的两个月,我参加了一些学习打卡活动,想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意志力,最多的时候,每天要进行六样打卡,疲于应付的时候居多,也仍然发现自己能坚持下来,一个多月的打卡任务,基本上都能完成了,这给了我一个信号,我也是能做一点事的。
写作也是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坚持写作是有收获的。去年今日,要写三千字,很难,文章还显得凑字数,现在,要想完成三千字就容易多了,很多时候,不控制一点,五六千,也不会觉得疲倦。
更重要的,除了思想仍旧平庸之外,文章的逻辑性有了些增强,至少,自己有阅读的兴趣了。
对写作的认识,也有了一些进步。
我常常把写文当成修房子,只要把砖、砂等材料准备好,多看人家是怎样修的,依葫芦画瓢,也能整出一间房子出来。
后来,我把写作当成了修别墅,不要一直都和其他人一样的风格,要独特,最好是别人没有修建过的,有点陷入了完美主义。
现在,我仍旧把写作当成修房子,不能只是满足居住,还应该美观,更重要的是,要学学构造,把每一次修房子都当成一次制造精品的过程。当然了,这是我现在的努力方向。
要努力,就得阅读写作理论书籍,还得把老师的课件学好,两者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另外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也是必须的,学习拆解目标平台的网文也是必须的。
这就是在接下来给这个写作习惯增加的内容,每年都应该有些提升,这是对自己的最低要求。
三
为什么这样喜欢写作?我总结出了两点。
第一,写作给了我一双观察事物的眼睛,一对听取有趣事情的耳朵,世界不再和我无关,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
写东西,最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思考也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不敏感,不去看,不去听,仅仅是自己脑中的那点东西,很快就写完了,然而,留意生活之后,得到一点写作的点拨之后,就能发现,自己也能写,而且也可以写好。
这就需要融入生活之中,听别人聊天,看别人行事,体会别人的感受,对于近距离接触的人和事,还对其进行一下背后的逻辑分析。这样做,对我的改变是很大的,我不再简单的评价别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有他们行事的道理,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因我自己的好恶,就认定对方的优劣。
我哪有那样大的本事,只不过,把自己和对方割裂开来,把自己封闭起来,只生活在自己说了算的世界了。
做一件事,能触及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件事就是值得去做的。
第二,写作还让我开始用平淡的心态面对生活。
具体而言,就是遇到别人的称赞时,不再飘飘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再那么失落。事情摆在哪里,能做,就尽力的做好,不能做,也不要强求自己,做不来,并不是世界末日,没有必要纠结于一件事,也不要在乎某一个人的评价。
这源于有了一份爱好的底气,写作能带来精神上的高级快乐,是在进行创造,我深深的感受到由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一种处事的坦然,是一种生活的勇气。
这种平淡的心态还源于对人和事的观察,每一个人行事都有其背后的逻辑,弄清这种逻辑之后,会对别人产生一种怜惜,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只要是在那个位置上,都会那样行事,也都会自己的利益纠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必从内心里强求别人,自寻烦恼呢?
在这两方面,我做得最不好,也是我往常烦恼的根源,喜欢上写作之后,我开始有了意识,并想到了改变,这就是个人的进步。
四
既然明白了写作对自己这么好,肯定要有一个奋斗的计划。
进行日更,每天都要写,写出来的东西,最好还要公开发布,从事写作,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每天写三篇文章,每篇文章二千字以上。
为什么是三篇文章?
第一篇应该是学习写作书籍的感悟,我计划每周阅读一本写作书籍,按照“百日共读营”的模式,把一本书分成七个部分,每天完成一个部分的阅读,并作出分享,每周对整本书有一个总结。这样,对当日所学内容进行拆解,就得到一篇文章。
套用那句老话,教是最好的学,如果能写出旁人都能看懂的文章,对书中的知识点也就算掌握了。
第二篇应该是阅读文化书籍的感悟,我的头条号是文化领域,我很想把这个领域做好,于是,我计划每月阅读一本文化相关的书籍。理由和上面一样,也需要进行分享,把学习的东西整理好。
第三篇就属于个人自由发挥了,把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用自己的双手敲出来,慢慢的提高自己。
这样做,需要多久,我给自己先列出三年的时间,用这三年,来试一试自己的能力极限。
坚持下去,一定很苦,回想起参加“百日共读营”,不也是苦吗?然而,勉强的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之后,在周二进行上麦分享时,就能发现自己确实比没有阅读之前懂多了。同样,只要能坚持写下去,三年之后的我,肯定和现在的水平不一样。
写作能不能成为一生的挚爱,就看眼下的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