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唯一净土

【一】每一句感人的话,都是你自己的哭泣

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我甚至都忘了第一次写作时双手颤抖的幅度,当然,我也忘了从前的我叩问自己内心时的快感。突然很想写点东西,寻找一下当时的幸福的模样。

卡莱尔说没有在深夜里痛哭的人,就不以谈人生。我相信,每一个虔诚的写作者,都是曾经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无关年龄,不论老幼。我想,真正与文字相伴的人,最先感动的是自己。每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第一接触的是自己的泪水。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个时段某个夜晚,总是喜欢在书桌前摆一个本子,总想写点什么东西。就当做自己与自己说说话。寂寞不仅需要尼古丁,有时候更需要的是对话心猿。佛家说宇宙自虚无而来,以色相而显。要领悟宇宙奥妙,当自虚无探其根本。此外,真诚的叩问自己内心所述,文字显化之处便是情感所往。

于是,每一页承载感人至深文章的纸张都是作者泪水所染。

【二】 众生相,哲学与诗。

鲍德里亚断言现在的时代是消费时代。消费时间,消费物欲,消费情感。

我一直对此感悟不深,知道突然有一天,我一个学哲学的朋友突然对我讲,他读完圣经之后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现代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信仰能有如此大的魔力。他说他学了哲学之后突然想开始写诗。我默然。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说节奏太快,工作太忙,杂务占据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因为这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变成了消费与名利。再也没有了陈继儒大家的宠辱不惊与去留无意之意境。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的朋友突然开始想要写诗。因为他寻找到了叩问自己内心的方法,他开始追求精神的安宁。

每天行走于时间线的边缘,抓住黑夜与白昼的尾巴,奔波于贪嗔痴的操纵,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这是众生相。

【三】最后一块净土

在喧嚣的城市飘荡了这么久后,我才终于清醒过来,我一直想找一个内心宁静的地方,一直想寻求一个幸福的生活,一直以来追求的快乐,其实在很早之前我便拥有。只是后来的灯红酒绿遮蔽了我的眼,我明白了,文字是一个叩问自己内心的仪式,是一个安慰自己心灵的洗礼,也是一个我们最简单便能得到的幸福。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文字带来的是宁静。唯有文字能带来真正的宁静。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的满足。我想那些有信仰的人或许很幸福。因为他们有执念,有内心宁静的地方。在被时代引导下我们追求了太多物质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渐渐忘了从前自己徜徉在笔尖下的快乐。

相信每一个你都体验过文字的真与美。焚香洗墨只为一篇锦绣文章,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心灵的圣药。去阅读,去写作,去用尽最虔诚的姿态来进行与文字的交流,用最真挚的情感刻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文章。这是吹散这个时代众多物欲阴霾的良方,也是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内心唯一的净土。

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去尝试与文字的交流,只有那个时候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你才是最幸福的时候。

唯愿你也能结庐山间或中隐与市,焚一束香,见见那东篱与南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