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频通俗意义上就是在跑步时每分钟两腿交替落地的次数,大家跑步经常用的跑步App上边都会有步频的记录。提到步频,就不得不提步幅:以脚的中心算,迈出一步后,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你的步幅.
步频和步幅到底有神马微妙的关系呢?
对于那些初跑者来说,我们会比较建议跑步新手需要先提高步频,然后随着能力的增强逐渐加大步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刚开始跑步的初级跑者步幅在75cm-100cm左右,而专业运动员一般在160cm以上。在同样的配速下,增大步幅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而且需要通过长期的力量训练,如果刻意在步频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增大步幅,那么你作为落地支撑的关节将会延长触地时间,落地时间越长往往收到的冲击就会越大,如果没有那么好的力量,也会加大受伤的风险,所以加大步幅是不太适合初级跑者的。
但是步频却又是众多跑者的短板,通过平时的测试中看到更多人的步频在160~180之间,而运动员在马拉松竞赛中的步频大多都在200甚至200以上。高步频身体垂直幅度小,受到的冲击也会更小一些,但虽然减小了冲击,也意味着摆臂和落地的次数增多。耗能也会增大,心率自然就会偏高,当身体达到一定负荷时,同样增加受伤的风险。所以,过高的步频也是不建议的。
那到底多大的步频是比较合适的呢?
“每分钟180步频”,是由运动生理学家丹尼尔斯博士提出,他找出了关于步频的原则,不管任何情况,步频都应该等于或者大于180spm,他认为当步频达到这种状态时,能减小落地的冲击,每分钟达到180以上时更接近轮子的效率,使落地更加接近重心下方,增加跑步效率。因为不同的速度,距离,坏境,还有生理结构,每个人的习惯步频都不相同,没有最好的步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步频。所以在平时跑步中不一定非要精确到180,只是建议在步幅合适的时候,尽可能达到180的步频。
如何提高步频呢?
如果你经常以低步频跑步,刚开始加快步频时,肯定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呼吸急促,步伐跟不上,跑步节奏不舒服等等,所以一定要坚持,只有勤加练习,才会跑的更加轻盈。
1 控制好呼吸和节奏
提高步频需要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步子上,增加双腿交替的次数,尽量控制好呼吸,锻炼心肺功能,让身体逐步适应
2 选择适合步频的歌曲
尽量选择在田径场或者公园练习,以免发生危险。虽然跑步是不建议听音乐的,但是在跑步的时候随着音乐的节奏跑,可能让你随着音乐的节拍更有利于跑出你想要的节奏。
3 和高步频的跑友一起训练
建议多去所在地的跑步团队参加活动,跟跑团里的大咖多交流学习。对你们的跑步方法提高有帮助。
4 增加上身前倾角度,迫使自己加快步伐。
5 进行快速跑训练
我们在进行快速奔跑的时候,步频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最高步频,相信也能有一定的帮助,当快跑的配速提高了,那么日常跑步的步频也会提高。
6 练习下坡跑
找一个坡度不是很陡的下坡,尽量快频小跑下坡,不要步幅过大,可以跑3-5组。
7 增加髋关节和臀大肌,腘绳肌的力量
凡是运动都是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去实现的,而在快步频的奔跑中,肌肉的伸缩也是比较快的。所以臀大肌的力量发起点,髋关节的摆动,加上腘绳肌的腿部折叠都是非常重要,力量的增强对提高步频也是帮助非常大的。
最后希望大家在日常跑步中多加练习,掌握合适的技巧,跑出属于自己的健康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