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张炜读本(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悠然自得地高声朗读。这一般都是在读古书。古书的节奏感特别强,一唱三叹,像音乐一样。音乐的长处与文学的长处结合了,熏染着读书人,效果极佳。像庄子的文章,就很适合放声朗读。

读古书有点难,进度特别慢,要抱着字典读,有点像读外文书。不过在这种苦苦研磨的过程中,我们才会真正学到一些好东西,才会增长见识。

一本好书,即便作者离去几个朝代了,他的精神气质仍然保留在他的文字中间。我们读书时需要默默体验的,就是这种人的精神。这样,就算真的会读书了——无论读什么书,都是这样的道理。

你有个书房,那么这些书籍不仅仅会与你默默交谈,它还会与你家里所有人,与你的后一代谈下去。你的案头工作会留下痕迹,它也会一直保留到下一代,保留到你离开以后很久很久。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韵。难以想象一个文明人怎么可以抛弃这种生活,难以想象一个活泼的青年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阅读生活。

有人接触自己喜爱的书籍,必定要净手,要一丝不苟地翻开书页。如果开始写作,那么他也是极其慎重的。他的准备细而又细。.......终于摊开稿纸了,他把一叠平展没有一丝皱褶的稿纸放在桌子上。桌子是擦得非常干净的,没有任何散乱的书籍或杂物堆在上面。桌子的一角,或许还有几枝花。一股淡淡的幽香在屋子里弥漫。他的那枝笔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就要拿起来。

阅读是一种交流,它必不可少,但它是有陷阱的;在一个现代的世界上生存的小说家,仿制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一再提出警醒,并对其进行分析。

艺术天生就贴近山川大地,贴近大自然。农村是较少装饰、较少人工改造的一片土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农村来得更加直接一些。诗情在泥土上更容易被撩拨起来。一个艺术家离开了对一片土地的感悟就没法下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09-02 周五 阴 等待实在是煎熬,投递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我不禁开始怀疑起人生了。 今天早上6点...
    麦切尔夫人阅读 481评论 0 0
  • 【天宝鉴藏】20170712学习力践行D58 践行:语言启蒙,手指谣-外婆桥-基本能接,小汽车随口能念。百数方格,...
    宋duck阅读 218评论 0 0
  • 时间是一把无声的刻刀 刻上了许多重要的 不重要的日子 在一个个漫不经心的日子里 我总会想起那一朵云 抬头看一看蓝天...
    逗霸君阅读 282评论 2 6
  • 很多各方面水平不错的作者,从企业家到博士,书稿洋洋洒洒一“的”到底。尤其是,动词前面不用“地”,殊不知,对于图书,...
    书香云舍阅读 637评论 1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