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困惑。
很多人觉得自己根本没什么优势,到处是短板。
有些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优势,但是一直不明确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还有的人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落地,怎么发挥。
所以单纯知道“发挥优势”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尝到优势的甜头,你应该有更具体的落地动作。今天给大家分享优势四象限的模型,告诉你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真正的,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工作和社交。
1、为什么要基于优势来工作?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看得很明白,他说:“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其实不然,更多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在这一点上,也往往认识不清。”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表面在谈发挥优势,实际却在执行一套“劣势策略”。他们并没有花足够多的的时间,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相反的,整个社会环境都会暗示他们,要盯着自己的短板看,要花很多时间去补劣势。结果就是短板没提高多少,长板还给丢了。
这其实可追溯到你受教育的经历:假如小时候你语文考99分,数学考70分,所有人都会对你说“你很聪明,好好学数学,别偏科啊”,逼你去补数学,这么一补,韩寒可能就给补没了。
领导也很习惯批评你的缺点,中国不少领导很少鼓励人。
时间一长,你特别在意自己的短板,就会习惯性的去比自己弱的人合作,因为这样有安全感,不容易露怯。如果这样,短板还在那,你申报也没有人能帮你补短板,你的真实竞争力就很惨了。
什么是真正好的优势策略呢?其实就三句话:知道优势,发挥优势,整合优势。
1)定位优势
2)给优势足够的时间
3)和补助劣势的人合作
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司曾经用了40年时间,对全世界200万职场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优势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在职场中取得成就的成功个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优势策略,在自己的优势取取得成就,扩大战果。
人的劣势很难改变,但是你可以选择的是做什么工作内容,用什么方式来工作,这是可以调整的。
所以,与其和自己的短板,基因,天赋死磕,不如做好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优势区来工作。
优势策略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最佳策略。
2、如何找到和你优势相对应的工作?
可以借助“优势四象限”工具,这个工具认为:任何一个人的优势都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锁定。
1)你更擅长对人还是对事。
可以回一下,你平时更擅长和人打交道,还是更擅长跟事打交道?
所谓擅长,就是你的单点效率最高的部分。看和人打交道的价值更高还是和事打交道的价值更大?
2)你更擅长抽象还是具体
喜欢抽象的人,更喜欢讲理念讲概念,习惯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
喜欢具体的人,更关注具体的数据和细节,喜欢拿事实,拿数据说话。
举例:同样进一个房间,
抽象的人会说:房间的气场真不错;
具体型的人会说:这个桌子很好,手感不错。
讨论的时候,抽象型的人会不断谈战略,谈理念,而具体型的人会问你:数字、打法、操作和细节之类的。
通过这两个维度判断,我们可以把企业里的人分成四大类--影响型、管理型、专家型和技术型。
1)管理型,擅长对人、对具体事务。
管理型的本质是通过人来拿结果。
管理型的人,通常也是识人用人的高手,他们善于协调人事物,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适合成为管理者、协调者或者运营高手。
2)技术型,擅长对事、数据和细节
技术型的人,一般十分严谨,他们关注逻辑、流程和细节,适合成为研发制造人员和财务人,CTO,CFO这样的人。
3)影响型,他们擅长对人,对抽象概念
影响型的人比较擅长表达,他们一般适合做媒体类型的工作,比如市场营销、传播、公关、新媒体;
同时也比较适合做专业工作,比如自由讲师,咨询顾问,可以给人提供一些方案、建议和陪伴。
4)专家型,这里指很专业的,擅长对事,对概念。
专家型一般拥有前瞻的理念和想象力,是潜在的战略型人才。
他们适合成为学者,研究者、作家、物理学家。在组织里,他们适合提供做一些开创型的工作,或者做一些战略投资相关的事情,是团队里的军师。
四个类型介绍完了,静下心好好考虑下,哪些是擅长的领域呢?
可以通过过去的有成就感的事做一个深入的分析,他人360度环评,以及优势测试,可以从他评、自评和测试三个方面,全面的对自己有一个理解,来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
3、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果工作和自己的优势区完全成和,比如你是影响型的人,你的工作恰好又是市场营销,那么你非常的幸运,这份工作和你的优势非常匹配。这时候不断提高做事的层级,努力吧自己的优势提升到前10%。
如果完全对立,会非常痛苦。
如果是相邻关系,可以尽量让工作往优势的领域靠一靠。比如你是专家型的,但是做着技术类的工作,那你就可以发挥自己在理念上的长板,不断的向业界输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多提出一些开创性的点子,慢慢你也能在技术领域成为一个专家型的大神。
有些人想挑战弱势,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可能会花费别人更多的时间去专研和提升。从优势出发回相对比较轻松。
也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看到一些牛人,沟通能力比我强,做事也比我强,抽象也比我强,具体也比我强呢?是的,工作最后的全局就是从优势出发,慢慢的占领整个区域。当你的层级越来越高,工作对你的要求也会越全面。
这个时候,比较好的一个工作方式,叫做一专多能零缺陷。
一专就是确保你的主战场在自己的优势区;多能就是你在相邻的区域也有一定的实力,防止被淘汰;
零缺陷就是在你的对立面上,至少不能有一些严重妨碍你作业单元的缺陷,做到60分万岁。
还有的人期待四个方向都做到100%,因为你的时间精力有限,几乎没人可以把所有的事做好,有些人确实比较全面,比如达芬奇。你能做到的,是和不同优势的人合作,创建一个彩虹团队。
彩虹团队类似于一个特种部队,有这四种颜色,有人擅长冲锋、有人擅长狙击、有人指挥、还有人是电脑黑客,整体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全色系的,全优势的团队。
比如小米的团队:
雷军自己是典型的管理型人才,操盘金山上市,功不可没。同时有一定的战略能力。但是她自己的劣势也很清晰,比如他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影响别人,营销东西的人,而且在技术层面,也不是最厉害的,作为理工男也没有什么特别强的美感。。。
雷军的独特之处是他不着急动手,而是花了半年时间找到另外七个合伙人。他们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毛病。雷军把他们绑在做手机这个底板之上,构成了小米的创始团队。
一般人下意识的因为安全感,喜欢和同类型比自己弱的人待在一起,但是聪明人懂得走到不同的强者中间去,绑定一起,形成一道彩虹。你身边有和你差异化的颜色吗?
总之,找到自己的优势,落地自己的优势,努力把工作调试到自己的优势区,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同时和其他高手绑定在一起,形成彩虹团队。
以上,来自古典老师《职业发展特训营3》,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