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九章·橘颂(五)

昨天我们开始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抒情为主,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诗人首先以橘树“幼年立志”为喻,突出其自幼便具备卓然不群的品性,暗喻诗人自身自幼坚守高洁志向、不随流俗的精神内核。这种“异”非标新立异,而是对理想人格的自觉追求。

这里,“独立不迁”是全诗的精神内核:在空间上,橘树生于南国便不离故土,隐喻屈原对楚国的忠诚;在精神层面上,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内在操守绝不妥协。

在楚文化中,橘是“天地嘉树”,其“深固难徙”的特性被屈原提炼为士大夫的气节图腾,与当时纵横家“朝秦暮楚”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屈原将个人志节与家国命运绑定,以“不迁”对抗乱世中的信仰崩塌,奠定了中国士人“宁为玉碎”的精神传统。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意为你深固其根,难以迁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此句进一步强调其根基深厚、胸怀坦荡,不随世俗浮沉。

“深固难徙”:根系深固难以迁移,喻指信念坚定不可动摇。“深固”强调根基牢固,“难徙”突出抗拒外力改变的特性。象征诗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如屈原虽遭流放仍心系楚国。

“廓其无求”:胸怀旷达无所奢求。“廓”形容心境开阔,“无求”体现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体现道家“清静无为”与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融合。

此句以橘喻人,言其扎根故土、不慕外物的特性。诗人以橘树自喻,表达了对故土的忠诚,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彰显其淡泊名利的士人风骨。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意为你对世事清醒,独立不羁,不媚时俗,有如横渡江河而不随波逐流。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

“苏世独立”:“苏”通“寤”,意为觉醒、清醒,指觉醒超脱世俗的姿态,“苏世”即清醒处世,与《渔父》中“众人皆醉我独醒”形成互文;“独立”强调遗世自主、不依附外物的品格。此句指在纷扰世间保持清醒,以独立姿态超越凡尘。

“横而不流”:以逆流而上的意象,凸显不随波逐流的风骨,类似《卜居》中"宁正言不讳以危身"的决绝。“横”喻如橘树横立江河的傲然之态,“不流”则指不随波逐流,坚守原则。整体象征高洁节操,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

此句通过赞美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特性,寄托自我人格理想,强调在浊世中保持清醒与人格的独立性。战国时代纵横捭阖之风盛行,屈原却拒绝妥协,以“独立不迁”自勉。

橘树成为中国文化中“士人风骨”的象征,后世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与之呼应。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