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农历: 二月十三
天气:晴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累积时间:第76周第2天,累计读经457天。读经人员: 梦轩--子轩读经内容:《易经》临卦(十九)《诗经》65-74《新概念英语》8-9
妈妈通读《易经》周易上经1—30卦,累计50遍,周易下经31-64卦,累计50遍,系辞上传,累计50遍,系辞下传,累积33遍,通读《老子》1—81章累计50遍,《中庸》累计50遍,《论语》1-4累积1遍,育心经典,读出来智慧!
早课:大爱欣妈出差回来了,继续分享《随卦第十七》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上六:将俘虏拘禁起来,牢牢捆绑,周文王将他们作为人牲在西山祭奠神灵。 《象辞》说:被捆绑拘禁,由于上六居一卦之尽头,像人处于穷困之境地。
解读
拘系,拘禁。维,捆绑。之,指代俘虏。王。周文王。西山,在镐京之西,故称西山。亨,即享字,祭奠。全句说同文王在西山用俘虏作人牲,祭奠神灵。
上六,这条爻记载了周文王的一段经历。姬昌(后来的周文王)曾被囚禁在羑里,他决心讨伐商纣王,于在西山设出师祭奠之礼。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姬发约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中消灭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维之”的“之”也可理解为人心,意思是要把人心牢牢控制住,把民心巩固住。这时候已经走到头了,因此更要巩固民心,要“享于西山”,符合祖先之道,符合民心。
总的来说,整个随卦讲怎么样随时、随势、随人、随心、随天道。怎么随天道呢?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办事。比如到晚上了你就回屋里睡觉去,现在是白天那你就去做事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么简单,也就是平平经常、自自然然。然而这实在是一个大法则,但现在就是有非常多人不遵守,通宵达旦地玩或工作,愈晚愈兴奋,殊不知这是违反天道啊。年轻时没关系,年纪稍大各种毛病就来了。这叫着年轻时用健康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健康。这是不随天道啊。随了天道也就随时、随势了。怎么随人、随人心呢?就是要选择一个值得随从的人,要随“丈夫”,随“大人”。怎么才能随“大人”呢?要安居守正,而且要从内心去信服他,真正去随从,甚至以他的思想为信仰
今天早上闹钟一响,在床上斗争了一番,才起床。想偷懒的我说:“唉,没有睡好,眼睛好痛啊,昨天晚上因为那个备用手机,不知道什么情况,谁把闹钟调到12:00,半夜在那里叮铃铃的叫个不停,我下意识的爬起来,找下手机抓起一看,我的天啊,才12:00,导致昨晚没休息好,反正隔一天不去跑也没关系。”另一个我说:“每次想偷懒,不愿意起床就给自己找借口,前段时间因过年停下没跑,导致过完年之后,想跑起来,都起了无数个念头,都一一的给自己找借口搪塞过去了,又没有人批评自己,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去了………”在床上斗争了10分钟左右起床,洗漱,泡杯蜂蜜水喝,出发跑步………
跑完步回家,特意到床边读书,看能更好的带动娃娃们不?喊女儿时不经意的说了句,你身上好热,是不是感冒了?女儿立马接招了,嗯嗯!我喉咙好痛,开始撒气娇来,我抱了抱,安抚了下。可没想到女儿整个早上状态不好,躺沙发上无精打采,拉她过来吃早餐,还担心的问:“妈妈,有咳嗽能吃粉啊?”我:可以的啊,女儿:不想吃(带有情绪),我:不吃的话,就是没有补充能量,等会感冒可能会更严重。在我的说服下勉强吃些早餐,出发上学。在路上给女儿分享了我早上想赖床的事情,两个“我”斗争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主要看我们如何去调整心态面对,从而引导她喉咙痛,妈妈非常理解,妈妈有时贪吃上火的东西,也会引发喉咙痛,这就是我们需要承担贪吃的后果。女儿:我没有贪吃呀!我:噢!妈妈只是在说我。其实这只是一点小感冒,它是来挑战我们的,你不要太在意,只要多喝温水,中午妈妈再煮点四豆汤喝给你喝,就会没事的。“病”这个东西,你越担心怕它,它就越会粘上你,也就会越严重,反之你不要太在意去搭理它,尽量打起精神,调整好状态,“病魔”就会吓跑,过两天就好了,到了学校门口叮嘱女儿,有情况随时给妈妈打电话,给到她足够的安全感(疏导她负面的情绪,担心她上课状态不好)。效果还不错,中午接女儿时状态好多了(还是有一点咳嗽,会借故撒娇偷懒),看来我担心女儿的状态是多余的,只要用心察觉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及时的链接,做好我们自己,给到孩子足够的“爱”与“信任”,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梦轩闪光点:读经典,积极完成作业。
子轩闪光点:作业现在不用提醒,自己会写,开始写数学时还蛮积极,语文作业慢些,组词还没写完都不吃饭,这个态度还是值得点赞,像姐姐所说最起码还是心心念念不忘作业,搞笑的是吃完饭查字典组词,总喊妈妈过去帮他写,坐到桌子旁一直不在状态,东看看,西摸摸,不停的抠鼻屎,问他在干嘛?还笑嘻嘻的说要过去帮忙抠鼻屎………现在给到时间你不愿意写,等会到了8:30没写完,也不要写了,收拾书包洗漱讲故事睡觉,傻儿子这下又不干了。
我的闪光点:儿子写作业的状态反反复复,时间长了还是坐不住,接纳当下,写与不写由儿子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