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玩完?瑞幸咖啡又因不当竞争被罚款,我看未必!

​瑞幸北京公司为获取竞争优势于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在多家往来企业帮助下通过开展虚假交易、伪造银行流水、伪造卡券消费记录等手段,累计制作虚假咖啡卡券订单1.23亿单。虚假提升了瑞幸咖啡2019年度相关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率等关键营销指标。通过虚假业绩,欺骗、误导消费者和相关公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9月18日对其进行人民币200万元整的罚款。

瑞星咖啡做出声明承认虚假交易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推上到了风口浪尖。早在2019年5月的“退市风波”就引得众人纷纷讨论。然而,深陷诸多麻烦中瑞幸咖啡依旧保持每日5-8家的扩张速度,似乎并没有收到实质影响。是什么让瑞星咖啡啡依旧能够保持扩张自信?我认为是其自身庞大的流量池的支撑。瑞幸咖啡自2018年1月1日在北京开了两家测试店就是为未来打造完善的流量体系迈出的第一步。在测试中,瑞幸咖啡将测试数据精细到每一台咖啡机。瑞幸咖啡没有收银台全部线上支付的交易模式,其根本目的也是对用户数据的储存以及管理。因此,正是通过前期针对性的数据采集与测试,瑞幸咖啡为整体流量池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瑞幸咖啡实体店

 数据基础只是建立流量池的第一步。而后,管理层更是不惜重金砸向流量。从首登APP,免费赠送一杯;送好友咖啡,自己就能得一杯等“土豪式”补贴政策,足以证明瑞幸咖啡要在流量争夺战中占领高地的决心。一番操作下来果然奏效。如今4000多家线下店,超过4000万的交易量的数据沉淀为让瑞幸咖啡在流量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如今,瑞幸咖啡的每一杯饮品都能视作成一杯流量,每一家实体店都能视作为他们的流量中心。因此,我们从瑞幸咖啡的经营的初衷我们就可以:看出瑞幸咖啡表面是一家咖啡连锁店实则是一家流量公司。因此,在我看看来:只要是不伤及到他们不惜重金构建的流量池,瑞幸咖啡就不会倒下!

其实,不仅是瑞幸咖啡,多数企业的兴衰都是背后流量争夺的胜负决定的。在流量价值不断彰显的今天。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靠的是流量,想要实现触底反弹、起死回生靠的还是流量。随着互联网流量增速放缓,线上流量几乎被那几家大公司垄断,流量价格不断上涨,获客成本也水涨船高,因此,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吸引最大的流量谁就能再市场中获得绝对优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