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米斯特六
公众号| 六号研习社(ID:lhyxs666)
| 01关于死亡
生命有时,死亡是我们避不开、绕不过的结局。
沉入到一片无尽黑暗,虚无,缥缈,永远,陷入黑洞般的时空拉扯。
亦或是,孤魂野鬼游荡人间,天堂地狱转世轮回。
死亡,这个我们从不轻易谈的禁忌区,从没离开过,黑夜中一双眼睛,盯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史。
可以说,从人类有了思维,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思考。
最初的思考是以原始宗教的活动、神话、祭祀等形式展现出来;而后有了哲学的思考,人类轴心时代东西方出色的思想家产生了各种对于死亡的看法;再至以现代化的科学眼光去剖析生命体乃至微观物质。
人类,从不曾停止对生命的探索,对死亡的思考。
可如果你去问一个人,你害怕死亡吗?
对方的直观反应可能是惊讶,然后顾左右而言他,何必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活好当下就好了。
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还没想好怎么活,何必去关心死后会如何。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死亡话题的逃避。
为什么逃避?源于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恐惧是源于对死亡的未知。我们从不曾直面内心的恐惧,认真探讨死这个沉重但重要的话题。
事实上,我们总有一天会和死亡相遇。
| 02死亡的3种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
对于死亡,伊壁鸠鲁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关于死亡的观点,能让我们对死亡有更好的理解。
1、灵魂死亡论。即如果我们死后,随着肉体的消亡,灵魂也将死去。所以你感受不到虫蚁微生物侵蚀肉体的痛苦,也无法再继续思考未完之志。
2、灵魂虚无论。当我们死后,灵魂将归于虚无。和灵魂死亡论不同的是,灵魂死亡可能还会把灵魂这个“体”存放于某个异度空间。而虚无,则一切归于无,你将看不到灵魂在任何一个世界的任何痕迹。所以,你不用担心有人对你的灵魂“动什么手脚了”。
3、灵魂初始论。认为人死后,灵魂就会回归到你出生前的那个状态,无论最开始的是一个受精卵还是某种神话存在体,都会归于那个“最初点”。所以,你不用担心堕入地狱,因生前的业障堕入畜生道了。
这三种论点,信者各有。却都有一种共把同点:死后的状态我们是无法干预的,彻底地与生前凡事、与整个世界隔绝了。
所以伊壁鸠鲁说: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
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我们自己都感受不到了,死后的恐惧也将不复存在。
但这种无法干预的无能为力感,难免让我们心生沮丧。
所幸,还有一种更为积极,更被现代人认可的一种观点:波动影响论(rippling)。
所谓波动影响论,就像你往一个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在石头与水面接触的位置,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形成了衍射波,持续往四周的湖面扩散,造成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一块石头,往人世间这个湖面扔去,或有意或无意的在影响着身边的人事物。
这种波动影响可大可小,由石头大小决定。如孔子、苏格拉底、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巨人的影响就是深远的,而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足够影响到身边的人,留下一段故事,一些回忆。
波动影响论给我们长存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制造出自己的波动影响。无论是某种思想,还是某些具体的实物。单从长存于后世这一点上,秦桧和岳飞是一样成功的,遗臭万年也是被铭记了万年啊。
| 03死亡焦虑
那理解了死亡的4种理论,做到知己知彼了,我还是怕死怎么办?
很正常。每个人都怕死。
但如果因怕死而产生对死亡的过度恐惧,进而引发卑微、愤怒、焦虑等一系列情绪问题,就要重视了。
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而如果外延到情绪上,甚至体现到身体,比如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变化,恶心、出汗、发抖、潮热或畏寒、烦躁不安、头晕等症状。那死亡的焦虑就真的找上你了。
患上死亡焦虑症的人,一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隐的。
外显的表现比较容易看出,会直接呈现在对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上。
比如一个人想到死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发抖,头晕等身体不适症状;比如怕死怕得躁动不安睡不着觉,出门怕被车撞,喝个水怕被呛到,充个电怕被电死这类。
这种外显的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我们能够在主观上意识到。
而内隐的表现则比较难察觉了。对于死亡的焦虑会隐藏在其他事件中。
比如孩子的高考失利,工作被辞退,朋友的远离等,内隐死亡焦虑的人,会把各种情绪和身体上的不适症状都归于其他事件;
而真正的焦虑源,可能是他看着镜中自己不断长满皱纹的脸,或是某个长辈的逝去,在心中埋下了对死亡恐惧的种子,惯性逃避反而意识不到问题的核心。
青春期和老年期是死亡焦虑大爆发的时期。
青少年与死亡焦虑的对抗方式往往很激烈,由此产生大量行为问题,例如自杀、暴力、叛逆、冒险等等,据报道,自杀已成中国近年来青少年的头号死因,令人痛心。
而进入老年后,年老体衰,逐渐丧失生活的主动权,死亡似乎随时都会来临,此时的死亡焦虑往往会达到顶峰。
| 04三个方法解决死亡焦虑
如何避免这种死亡焦虑?有三个方法可行。
1、把握好觉醒体验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皮埃尔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看着自己面前的人被一个个枪决,轮到他时,突然得到了暂缓死刑的命令。
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的皮埃尔,从此摆脱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真正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目标。
这种由死而生、大难不死的体验能让人顿悟人生的意义。
这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就是觉醒了【本真】。这种觉醒能让人发生重大的改变。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方式,一种是非本真的存在,这是一种日常生活模式,完全沉浸于周围环境,追求转瞬即逝的东西,比如美貌、财富、权力、名望等。
而另一种就是本真的存在,开始关注存在本身,对生与死有清醒的认识,也能更有目标的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
那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死里逃生,如何把握住觉醒体验呢?在于人生的大喜大悲中。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的作者亚隆发现,觉醒体验往往会在个体面临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时出现。
哪些情况算重要的生活事件呢?
比如说,有亲人去世了;自己或身边人患了重病;亲密关系破裂,离婚了;
经历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例如结婚、过60大寿等;
遭遇重大创伤事件,例如地震、火灾、抢劫等;变空巢老人了;
退休了;进养老院了;做了什么意义深刻的梦,等等。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对于自己的大喜大悲的重要时刻,这些时刻都是触发觉醒体验的关键点。去用心体验这些觉醒时刻,瞬间的觉悟,心境的变化,情绪的舒缓这些,而不是去逃避、去忽略。觉醒体验是人生转变的重要契机。
2、让生命得以延续
觉醒体验可能很震撼,但往往短暂。要如何将短暂的体验转化为持久的力量,最终引发人生的改变呢?从认知和行动上出发。
认知上,我们借助前文提及的4种对死亡的观点,选用最为实用的波动影响论,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死亡,我们更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
蒙太涅说:既然我看到了我的生命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我就想从分量上拓展它。在短促生命的范围内,我必须使它更加深刻、更加充实。
在有限的生命内,通过自己的价值观、行动,对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哪怕只是给人留下一些善意行为,几句鼓励的话,通过波动影响理论,也能对别人起到影响。
这些影响就是你生命的延续。让生命存在时开出夏花之绚烂,死后的美也依然能存留人间。
3、建立亲密关系
行动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避免死亡焦虑。
孤独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没有亲密关系的人容易孤独。所以,建立亲密关系能有效避免死亡焦虑。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呢?答案是孤独的人。
死亡是孤独的,他不但让人和其他人分离,还和整个世界分离。
为了减轻死亡带来的孤独感,人类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些非常残忍、荒谬的现象。
例如陪葬,君主让奴隶陪葬,寡妇为亡夫殉葬。中国民间长期存在的“阴婚现象”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若是按照伊壁鸠鲁的说法,“人死后万事皆空”,根本感觉不到孤独,这样的习俗安慰的不过是活着的人。减轻死亡孤独也是活着的时候该做的事。
孤单的人未必孤独,但孤独的人极其容易缺失一种归属感,这是人类在集体生活下的情感本能需求。这种归属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进而被死亡焦虑缠上。
那本质上就是找到这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如何找到呢?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找到。
这种亲密关系可以是来自家庭的关爱,来自亲密朋友的鼓励支持,或是伴侣之间的分享陪伴,甚至是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投身其中自得其乐也是自己的热爱建立了亲密关系。
找到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能够有效的摆脱孤独,避免被焦虑绝望地一点点吞噬。
有了亲密关系,人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对死亡的恐惧,诉说出来也是直面恐惧的一种方式,这能够减轻心理负担。
苏格拉底说: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死亡话题重要且必须面对,这种由死重新思考生的方式,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及的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
在死后的墓碑上,短短的几个字,你要如何刻画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一生才是自己死后无悔。而后往前推及现在,找到当下要前进的方向。
| 05关于摆脱死亡焦虑,我给你三点建议:
1、有限的生命,尽力开出绚烂之花,让生命的波动影响至深远。你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对世界产生影响。
2、建立亲密关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摆脱孤独。无论是寻得一个热爱,还是找到一些人,都不该孤独前行。
3、由死而生,寻得生命前进的动力。时常反复思考死后的墓志铭,能知道现在为什么活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