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不缺文凭,但却水平

    又一年考研成绩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

    去年的这个时候,仅以超过B区国家线25分的成绩回到师大就读,于我而言,一面为这份侥幸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为没有全力以赴和选择更高的挑战不甘和懊悔。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才会懂得一些道理,以下有几句话,是我这一年重返大学生活后的一些感悟。

  第一句话便是:这个时代不缺文凭,但缺水平。

  2003年开始大学开始扩招,大学生逐渐不再是稀有物种,也不是天之骄子,考大学也无需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太远的我不说,2012年我参加高考,广西十一万左右的文科生,一本上线人数差不多五千人,录取率为4%左右(理科一本上线人数近10%);到了2016年我在宾中工作,广西文科一本上线率已经达到10%,理科一本上线率近乎20%。仅仅四年时间,这个数据翻了一倍左右。

    越进步和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越高。表现在国家和社会在教育事业投入越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但是,越发达和进步的社会,伴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满足, 包围着巨大的诱惑。我们都很熟悉,普遍上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正如狄更斯《双城记》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手机好玩,酒好喝,床以外的地方便是远方,不谈恋爱的大学不完整,在诱惑面前,很多大学生缴械投降……我知道,读书的回报率太长了,长到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

    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就开始放纵,到了大四,东拼西凑搞出一篇毕业论文,交差完毕,拿着学位证和毕业证挥泪告别母校。唉~不舍可以放荡不羁的四年,不舍众多好友,不舍学校周边各路小摊小贩……但唯独忘记了,其实离开大学,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是你的借书证已经到期,无法再使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