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中的中国力量

      当特大暴雨裹挟着洪水侵袭大地,当城市街巷变身湍急河道,当村庄农田被浊浪吞噬,一场与洪魔的较量骤然打响。在这片被雨水浸透的土地上,无数人挺身而出,用逆行的背影、坚实的臂膀、滚烫的真心,凝聚成震撼人心的“中国力量”,让我们在惊涛骇浪中看到了必胜的曙光。          这力量,是“汛情就是命令”的使命担当。从解放军战士背着老人蹚过齐胸洪水,到武警官兵用身体搭起“人墙”护住河堤;从消防指战员连续72小时转战多个救援点,到公安干警在积水中指挥交通、转移群众……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冲锋的身影。泥浆裹满衣背,水泡发白双脚,他们却说“这点累算什么,群众安全最重要”。这份“舍我其谁”的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更是危难时刻最可靠的“定海神针”。

      这力量,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灾区之外,爱心正沿着铁路、公路、航线向一线汇聚:企业紧急调拨的帐篷、食品连夜启程,志愿者车队自发运送救援物资,网友在社交平台接力转发求助信息,餐馆老板支起大锅为救援人员煮面……没有号召,无需动员,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如同涓涓细流,在洪流中汇聚成奔腾江河。就像那位在堤坝上给战士递水的大姐说的:“他们为我们拼命,我们就想让他们喝口热的。”这份朴素的情感,正是中国人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这力量,更源于“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应急管理系统迅速启动响应,水利工程科学调度拦洪错峰,医疗队伍前置部署保障健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环环相扣、高效协同的机制,让救援行动精准有力。当千里之外的救援队伍星夜驰援,当跨区域的物资调配无缝衔接,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制度优势,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危难时刻托举生命的坚实臂膀。

      洪水终会退去,伤痕终将愈合,但洪流中淬炼出的中国力量,将永远镌刻在民族记忆里。它是担当,是团结,是制度优势的生动注脚,更是我们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的底气所在。相信当雨过天晴,阳光重新照耀大地,这份力量必将化作重建家园的干劲,让每一寸土地都重现生机与希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一次自然灾害面前都展现得淋漓尽...
    Elve阅读 101评论 0 0
  • 文/小微 2020.3.13 楚江水寒,黄鹤哀鸣。 疫魔吞噬着荆楚大地。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让我上,我是...
    小微v阅读 305评论 0 0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大疫当前,全球面临疫情的威胁与挑战,举世瞩目的“中国成绩”是信...
    李羽繁阅读 649评论 0 4
  • 昨天东京奥运会上,张雨霏在80分钟内收获两枚金牌。一枚200米蝶泳,另一枚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这简直太意外了...
    萼绿君_43d7阅读 310评论 4 9
  • 一月,冬风刮起,而疫情也在悄无声息地蔓延,没有人知道它会散播得如此之快,也没有人料到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局面...
    秋山一雪阅读 4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