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五件事今日完成:
1.早起5:10起床;
2.对镜子,家人,他人微笑;
3.滚背77下;
4.跪坐30分钟;
[早课学习]
蒙正老师:送礼,礼品不是太珍贵,要是过度包装,若是外表的包装过度包装,打开里面的东西却是不起眼的东西,会让人失望,和不信任。现在的广告很多也是夸大,华而不实,过度宣传带来的信任缺失。去年保健行业进行了大整顿,权健被大整顿,清查,结果是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
育心经典,教材好,东西好,没有过多的宣传,赖老师的概念是先来听,先到YY频道来试听,先到微信群里来学习了解,当你真实的学习到经典本来面目,还原他本来面目,我们说请教材,是对古圣先贤的经典的敬畏之心。历史上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名人都是短暂即逝的,一个地方看似平静,一到地方又是海啸,地震。一群游客到一个地方去旅游,看似好好平静的,却是好久没有火山爆发的结果火山爆发了。现在的世事难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用太害怕小人,时间到了自然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
历史证明虽然是,小人的末日也逃脱不掉,小人虽多,终有君子。就如家里好多人,总是有反对读经的,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功利心,觉得读经就该考100分,是不是就得名列前茅!看过大易教育,看过三大文集的,每天坚持诵读学习经典,终会拨开浮云见日出。培养孩子要培养孩子的品行端正,就不担心误入歧途。
蒙正老师的分享当中毕卦就是化妆,剥卦就是卸妆,去伪存真。
子栋老师: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挑出问题来,善于计算不用算盘。如果这样解释,好像不是老子的状态。老子是反者道之动,所以我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原来这种解释有点小我的状态。不能体现出圣人。天地,并没有分别心的。善行无辙迹:善行的状态。做善事有几种状态,有的人不喜欢做善事;另外就是喜欢做好事也喜欢做好事留名,比如现在很多慈善活动,都喜欢宣传让人家知道,他们都是有目的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人心是为私的,容易有缺斤少两,不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时候,不会有害怕,做好事,为什么有的会有巨大的反差存在呢,比如建了福利院或者养老院,因为投入了,最终想要收回的可能要超过原来投入的,所以就会有差异。有目的,就是下德的状态。善行五渣机,做善事,不留下任何的痕迹,不单单圣人有这种状态,很多人有这样的状态。有时说善行无辙迹,但是人生走过,是有痕迹的,他做好事,老天不会让他生命这么样就结束了,老天一定派一个人去帮他,但是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我爸,进来育心后,感觉一切都是有安排的。我之前在讲道德经的时候,那时我是挑着章节走的时候,就想到了他,就打电话问我爸爸,然后爸爸说那个爷爷现在老两口九十多岁了,都还很好。子女也是一家比一家过得好,这就是福报,他修了一辈子的路,为大家做事情。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傻,为什么不帮子女做事,但其实全村人都很感谢他。所以他们一家人跟村民都很友爱。大家因为老人家这个行为,村里人跟他们儿女相处时,有一份感激。所以他们子女就会越来越好。如果做好事,想要有回报,这是积阳德。所以善行无辙迹,是积累阴德。今天讲的这是我们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比如我这次换房子,多了三十多平方米,多了两百多万,我也没那么多钱,我也没跟其他人借,就是跟兄弟姐妹提了一下,就都给我转过来了。这就是爸爸妈妈的品德影响,都喜欢吃亏。以前我妈妈跟别人借面粉,带个盘去别人家装的时候,装好后,把面粉弄平平的。等还的时候用同样的盘,舀一碗压一下,然后就一直装得高高的一盘,一直到装不下。每次都是这样还人家东西。人亏天补,吃亏就是善行无辙迹,人不能太聪明了,有时傻一点好。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要教育他这种德行。有的父母不让孩子吃亏的。我们小区,有一个孩子跟另一个孩子一起玩,打起来了,这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打了,爸爸就出来要叫另一个三四岁孩子道歉,另一个孩子不道歉,他就把人家孩子打了。这样以后,这个孩子在小区里玩,没有人敢跟他玩,他也不让自己孩子跟我们小区孩子玩。他爸爸这样不让孩子吃亏的心态,行为,就让孩子变成这样的状态,也许他们根本觉得没什么,但是我是觉得过不了这样的生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是很有智慧的话。从小教育我们孩子,我们要给到什么?昨天我在群里分享到孩子写作业,蓬蓬写作业经常把会的写错了,我就很不能接受。如果不会还好,但是如果大意变成一种习惯,那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就要培养,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有抱负,加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要培养孩子培养,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有抱负,加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天下无敌,不是把所有人都打败了无论做什么行业,就是达到天人合一,达到道的层面,所有技术方面都解决了,人道层面的障碍都解决了。所以我们能把孩子培养到这个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