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给予和撤回,奖励和惩罚,胡萝卜加大棒,都是在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与大量的关心和喜爱,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收回爱,其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以控制模式为基础来养育孩子吗?
惩罚性养育技巧可以确保孩子立即顺从,但不一定真正有效。孩子对撤回爱的反应可能会让家长以为可以进一步训导。孩子的哭闹和反抗会导致更多撤回爱的使用,然后引发孩子更多的哭闹和反抗。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爱的撤回。如果孩子做了令我们不满意的是,我们就会为了改变其行为给他们制造不愉快。这会强迫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对自己的影响上。其最终威胁是抛弃和隔离。尽管家长知道一切都会过去,但低龄儿童不会知道,因为他们完全依赖于家长,并且缺乏经验,没有时间观念,而这些正是能意识到家长态度暂时性的必要条件。
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利用孩子需要家长关心认可以及害怕失去家长情绪支持的弱点,去操控孩子的行为。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地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
撤回爱所造成的最显著的长期影响就是恐惧感。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要么惩罚不服从,要么奖励服从。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喜好,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说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奖励之下的动机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会减少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一种比奖励更持久地真正的兴趣。
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形式的奖励一样差劲。表扬会干扰孩子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一,表扬会造成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二,表杨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奖励和惩罚一样,只能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他们会认为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为再次得到大人的同类反应而不得不做出的行为。
奖励的对立面是什么?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满意时,我们就给与奖励。这意味着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不满意时就可以给予惩罚。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
反对正面强化并不是因为它被滥用。认为表扬的频率太高,意味着孩子为挣得我们的认可,就应该做得更多。还意味着我们的养育变得比以前更加有条件。
表扬成瘾,我们越表扬孩子,孩子就越需要被表扬。没有得到肯定就意味着否定。
无条件的自我评价,可能在成功时感到高兴,失败时感到失望,但他们的价值感并不会因为这些成绩而有所起伏,因此在他们取得成功时,不会自我膨胀,自觉高人一等,失败时也不会感到绝望抑郁,一文不值。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是否迎合自己或他人的期待时,最开始的结果就是自我评价的剧烈起伏。这种自我价值感极其脆弱且附加条件。
自我评价的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它,就不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