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中的学徒制
在佛陀的教法里,最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是透过团体中众多有出世经验的人,身心所流露出来的特质,自然而然服膺于佛法跟戒律。原始的僧团是「法」与「律」并重。传承上也强调学徒、沙弥在具资格的老师的近距离、个人化监督下参学数年。戒律中细腻的操守、言语外的价值观、处理日常大小琐事的创发和应变力是帮助修行成功的绝对关键。
很多推广原始佛教的老师们,往往局限于个人的宗教经验,不够严谨,关键的地方与「法、律」脱节。将这些脱节的地方合理化:圆融入世、「大」乘、与时并进等等,都是常见的托词。
自由心证的讹误
《增支部 3.65卡拉玛经》记载,不要盲目相信传统,要在自己实证之后,才能够信服眼前的教法。但是《卡拉玛经》有一段经常被忽略的经文提到,除了靠自己检验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眼前你所检验的教法,符不符合智者的言行?符不符合佛陀的教法?很多原始佛教的解说,往往以个人、主观的方式来诠释,甚至把截然不同系统的东西混为一谈。好比说,以禅宗或般若系统的思想来诠释阿含。
近代南传佛教的禅法发展历史
从近代南传佛教禅法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有很多先天不良的地方。十九世纪,绝大部分南传佛教的国家处在被殖民的状态。少数几位有组织力的老师,根据几本当时可以获得的论典尝试振兴佛法。受限于他们的教育文化背景等因素,这些少数人对佛法的理解,彻底地影响了近代南传佛教发展的风格。
像葛印卡那样的善知识,对推广佛法有难以限量的贡献。教禅修的方法有其效率,但也使得佛法变成有「流水线」的情形。使得修行内容空疏,学生内在化的是教条而非灵活的应对能力。
当代南传禅法与学徒制的不同
「学徒制」的学习,必须直接透过现场的观察及实践,彼此观察、不断互动、调整。不是简单的一句:「只是观察!」这样子而已。
佛陀的教法非常多元,而且有非常严谨的次第性。以《中部 137经》为例,佛陀讲到修行的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把重心放在培养「出离乐」。体会到出离的喜乐之后,要去培养「平舍的喜乐」,进一步再修学「无作乐」,以「无作」来舍离、取代「平舍」的喜乐。平舍的「只是观察」还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也不足以作为修道的主要内容。
修行上许多关键的拿捏,只有透过个人化、随机变通的学徒制,才能精准地传达。像: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出离的喜乐?甚么时候该深化喜乐、而甚么时候该观察该喜乐的过患?出离的乐要深化到甚么程度,才适合开始引介平舍的乐?平舍的乐要深化到甚么程度,才适合开始引介无作的乐?对这些实际的、技术性问题的拿捏,需要老师对学徒性向、心行、成熟度的观察和认识,需要学徒对老师的(非盲信的)信任和风格上的掌握。这些重要的细节,都不是当前普遍的学堂文化的佛法传递方式所能顾及的。
进入色界禅的预备动作:
四无量心、六念法门、正知正念
如果把「禅那」了解为干枯、机械化的专注方式,那么这些暖身运动就太不合乎逻辑。假如「色界禅」是一味去除念头,把心死锁在一个地方,就看不出为什么四无量心、忆念三宝等特质,能够帮助你进入色界禅。当你善用四无量心跟六念,能够让心宽阔、充满能量和斗志,感觉到喜悦。把这些能量转向开启更高的舒适跟快乐。所以,这些法门才被佛陀当成是预备动作。
以「六念法门」~佛、法、僧、戒、施、天为例。什么叫「念法」?其中一个做法是当内心想到:我今天修学的是通往出世间,非常稀有难得的圣道,善用这样的想蕴,内心会变得更光亮、更有能量。不以此为足,继续看还需要调整什么样的态度、呼吸和动作,才能够让心更开放安定。
同时必须要修学「正知跟正念」。「正知」帮助你知道活动的状态,使活动不断地精致化。「正念」帮助你一直记得该做的事。你的目标是要熟悉心的安适感以及身体的舒畅感。「正知」帮助你有调整的空间,「正念」帮助你能够较长时间持续往此方向。
「平舍乐」取代「禅那乐」
连喜乐感也会带来疲劳。越是激情、澎湃的感觉,维持的所需的耗能越高。以平舍取代喜乐,帮助你从初禅进化到二禅;从二禅进化到三禅;从三禅进化到四禅。整个色界禅进步的转机和方向,可以简单地说明为:是「平舍力」的增强。因为平舍力的增强,使得正知正念的力量变得很强。到了第四禅之后,这样的作用特别明显、清净,所以叫做「舍、念清净~因平舍而得到正念的清净」。能够超越愉悦、庄严、慈悲的心情,回归到一种减少取舍、减少无谓反应的安宁,叫做「平舍」。使用不同的离的方法,例如用喝斥、避开、放下或接受等技巧来做到「舍」。
「无作出离乐」取代「平舍乐」
在传统论典里,平舍被形容为「世第一法」。它在世间跟出世间法之间的边界,在世间法上已经算是最高的境界。观察平舍本身也是由意志力所组合的,内心对它还是不断在发生关系,不断地盘据于其中。不断将舍的动作细腻化的过程中,就能够越来越了解到,发生动作的意志产生,跟压迫感以及自我感架构的关系。这是平舍通往到无作境界的关键。
「四圣谛」的取角
如果已经非常熟悉平舍的境界,要继续保持着「四圣谛」的取角。把注意力放在:还有苦吗?如果不以苦圣谛的角度契入,有可能的错误取角就是:这就是空性、佛性。一直保持四圣谛的取角,记得让不善法的境界分崩瓦解的技巧,在过程中就越来越熟悉,知道如何才能达到越来越没有设限的自由。
对「身念住」小小的补充
「身念住」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身」很容易契入到「色界禅」的「色」。如果习惯把注意力放在「身内身」,看到身体的电流网、能量网,就能够看到起心动念在能量网上产生的回荡,有涟漪的效应。
问 答
问:当平舍已经到了极度精纯的状态,如果还是看不到平舍仍是一种架构法,还有它的动荡不安,怎么办?
答:从生活中观察平舍,就能看到平舍也是一种动作,也是一种受条件影响的架构法。
问:当身心轻安生起,很容易耽着在喜乐里,不容易察觉细微的苦,该如何用功?
答:一个简单的作法是:从头到尾都保持「四圣谛」的取角。慈悲不是能一直维持的状况。它是需要能量,需要想蕴才能够被维持,还没有到无作的境界。
问:请问「平舍」具体的下手处?
答:平舍就是接纳允许现象的发生,不产生无谓的反应与诠释。最稳健的平舍,必须要通过初、二、三禅逐步地洗练。一开始要有所作为,一直调整活动的方式,才能使身心有容量培养平舍,而非只修直观、不执着。
问:请问如何看待记忆和念头?
答:如果想到有助于产生跟色界禅相应的喜乐、或有助于随顺三依一向,那样的记忆是可以的。举例:回想起自己真诚地布施,无私奉献,呼唤起类似的能量;回想过去让身心更安定的技巧和门路。不管是善或恶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平舍。
问:爬山走路时,专注在身体的觉受,心胸开阔、脚变轻、身心愉悦,这样好吗?
答:去看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这么做。观察脚步的同时,还要调整使用肌肉的方式,让走路可以变得更愉快、更舒畅。
可以订下不同的目标,有时可以调放松,让心更辽阔、开放,让能量越充沛、越能充分地均匀全身。不管目标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要让身心体会到安适感。
问:请问如何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解脱?
答:人格模式是否朝向越来越不骄慢、清净、没有执着。
当有人讲说他遇到什么奇怪的经验,那些都是主观诠释。佛陀对于「圣果」的定义,从来都没有说要见到什么光、要学到什么空。而是这个人烦恼断了之后,哪一方面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