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坚持持有一个股票若干年,且经历过无数次暴涨暴跌,你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股市的波动,也会懂得估值高低、企业成长的重要性,股价的涨跌是股价随机漫步的结果,你若坚持认为一家公司的价值能不断成长,它股票的价格还远未反映其真实价值,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它的价格跌了很多,又与你何干。政府救不救市,新股IPO是否暂停,此时对于你来说,影响不大。
许多投资者把股票市值的数字当成了银行存款数字,总是患得患失,在兴奋和惶恐之间徘徊。然而,竞赛的赢家是那些在场上专心比赛的选手,而不是那些眼睛时时刻刻紧盯着记分牌的人。
世上没有救世主,要成功,只有靠自己。炒股亏钱了就埋怨政府,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世上真正能实现暴富的人凤毛麟角,然而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美梦,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动用了高杠杆融资购买高估值股票,哎,多么的不理智呀,这类型的投资者随时会被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击倒,或休克,或死亡。梦醒时刻,是会感觉到痛苦的。痛定思痛,或许还能获得新生。居安思危是每个投资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在投资时,给自己留有充分的余地,方能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依然满仓持有股票。个人投资记录,仅供参考,请勿盲从。
2015-07-09 13:17:55
因近期同时开发两个有着极高毛利率的项目,所以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股市,也没有太多的新资金继续买入股票。当然,这几年我也从未通过卖股票来获得现金以支持实业生意的发展。
这一个多月,股市下跌的幅度已达百分之三十几,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普遍感到恐惧和绝望,大量的融资者失去了他们积攒多年的财富,在市场中不断听到股民们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
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将原本应该用于实业生意投资的一小部分资金转入证券账户,
并于7月8日和今天上午逐步买入了兴业银行股票。平均成本价为15.9元。
我在这之前并没有持有兴业银行股票。我投资于兴业银行股票的资金与我股票账户上“美的集团”现在的持股市值差不多。
目前我的股票账户依然处于满仓持有股票状态。
我不是神仙,也不知道股市明天是涨或是跌,请诸位不要盲从,否则后果自负。
股海兄,你好!不知你对原油走势有何看法?我感觉原油不可能一直在50美元附近,今天我买入港股中海油,中海油这么多年来的分红还是一直递增的,按去年的分红算也有5%的收益,如果原油涨回100美元以上的话,还能赚一笔,不知你怎么看?还有,巴菲特也做过波段,他投资中国石油好像是2001年进,2007年出,不知道你怎么看,谢谢
-----------------------------
前段时间原油跌到三十来元的时候(好像是这价格),我对原油抱有很大的信心,这两年会不会继续往上涨,难以预测。巴菲特买中国石油股票时,原油价是二十几元,当然,这并非巴菲特买入中国石油股票的唯一原因。他卖出中国石油股票时,是2007年,当时原油价是一百元左右(凭记忆),他卖出后,对记者提及卖出原因时,他说中国石油股票已不如过去那么便宜,他对油价也不如过去那样有信心了。我的观点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买的时机楼主分析得非常正确,可惜我错过了。卖的时机,根据你在2012年时的观点,我的理解是4500点后就是人人进入股市都可以赚钱的时候,也就是风险来临的时候,应该卖出了。事实证明老师的观点也是非常正确的。
但老师还是坚持不动,是不是自己的股票还是处于低估的位置,不用理会大盘和其他个股的下跌?
-----------------------------
您好。我现在的投资思想有了升华,已是一个股权投资者了,心中已无牛熊,只关注是否有值得投资或值得继续持有的企业股票。如果真的要寻求牛熊市规律,应看量化数据化的标准,而不是只看市场表面现象。不再猜测市场情绪,我的内心变得更安静和强大,闲时听听古琴,练练书法,岂不乐哉?很多股友对我依然满仓持股表示不解,我认为我没有错,我投资的这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都很好,竞争力也十分强大,都是赚钱机器,他们的内在价值逐年上涨两到三成,而现在股市给它们的定价却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我有什么理由卖出它们呢?不过,日后市场报价若远高于其内在价值,或者我发现其内在价值可能难以上涨,此时,我或许跑得比兔子还快。绝非死也不卖,但现在若卖了,我会想死,哈哈哈。
最近市场不太好。不知道大家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有什么看法,这个我一直比较疑惑。有懂的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大家能多发点干货就好啦。
-----------------------------
您好,我经常留意观察银行业的有关情况,我认为银行业2015年的不良率会高于2014年,民、浦、招、兴四大股份制银行今年的不良率应该会高于1.5%,许多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率会高于2%,这些小银行的净利润可能无法保持增长。但不要被这个数据吓坏了,美国银行业的不良率普遍超过2%,。在九十年代末,中国许多银行的不良率甚至达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包括工行。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高低潮,投资者应看大大方向。银行们现在努力发展手机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比如民生,手机银行用户超过1600万,流水金额超过3万亿元,这就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根据客户需求改变自己,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朝野过于夸大了互联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其实它确实重要,但真的没那么重要,它只是个工具,人类只有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才能让社会向前发展,而这一切,互联网无法代劳。
燕窝的做法和心态恰恰是市场上大多数小额投资者的做法和心态,想在短期内快速积累财富。我自己也存在这样的心态。在某些恰巧的时机,一部分人的财富确实在快速增长。尝到甜头的人也许从此乐此不疲。投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财富的缓慢增长也许满足不了投资者的心理需求。亦或者投资者用来投资的钱并非是真正的“闲钱”,如果是“闲钱”,相信投资者会以保障本金安全为重;但若不是“闲钱”,或者想搏一搏,以小赚大。
我之前有买进一些十三哥持有的股票,打算长期持有;也买了一些其他股票,想做短线投资,但甜头没尝到,倒被套牢了。反而是想长期持有的股票没怎么亏。十三哥提过,夜路走多了,终究会遇到鬼。说得真对!现在是想着等回本了,撤回来好好买自己看好的股票吧,短线投资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活。
想做价值投资者,但总不知不觉地就在做着价值投机者。曾和一个朋友聊过股票投资,我说投资前得有专业知识,股票要做价值投资,要长期持有。并且创业板的股票风险太大,我是不会买的。但她说,身边恰恰有些人不懂股票,蒙头就买,买了放一小段时间就撤,尤其是买创业板股票,赚了不少钱;反而是长期持有蓝筹股的人现在被套得牢牢的。想想我的基金,之前总体盈利30%,现在亏损20%,竟无语反驳。
这几天我在买进或增持一些之前看好的股票,因为之前它们的价格有点高,现在我觉得它们的价格在我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我也看好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买入股票后,持有至高估时卖出,在此期间市场波动再大,对我都无影响,因为持股数是不变的,而对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直有信心,相信价格总会回归价值。
在市场这面镜子前面,谁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谁是伪价值投资者,一目了然。价值投资,信奉它,但实践它,言行一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说到底是人性的弱点。
以上是一个刚入市的人的不成熟的想法,请勿见笑。
-----------------------------
您的发言十分精彩,为您鼓掌。
我抑住睡意,与兄论股。
你的问题是持有股票的时间还不够长,需要长时间的呵护和等待,才能看到价值之花的绽放。时间越长,估值、企业成长与股价的关联度越高,反之,则关联度越低。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者意识到了,但缺乏耐心,导致半途而废。
长期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全程有四十几公里,一名好的马拉松选手能在150分钟内跑完全程,平均每秒只有五米左右。在中途总会遇到很多短跑者,他们先后在某个阶段出现,而且有部分短跑者还能跑在马拉松选手的前面,速度甚至达到每秒十米,再卑鄙一点的短跑者还会对路上的马拉松选手嘲讽一番,但事实证明,无论他们跑得多快,也只是过客罢了,因为他们无法以这种速度坚持跑完四十几公里。
希望这段话能对您有所启发。
谢谢。
投资的目的是分散和对冲风险,实业,商业,投资理财三面开花的能有几个人啊。
所以我逐渐想通了,只投股市的人有天生的缺陷。要知道自己的目标。
-----------------------------
您好。
投资的目的不是对冲风险,而是让财富增值。
在投资额还不多的情况下,只投资股票,而没有其它经济收入的投资者,确实有天生的缺陷,这类投资者最容易追涨杀跌,最难做到长期持股。
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经商,我享受创造财富的过程,很享受统领他人的感觉。同样,我也喜欢投资股票,这是实业生意的延伸,也是我十分擅长的工作,它将为我的人生建造一座桥梁, 让我走到美好理想的彼岸,也让我走得更远。
任何一个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不应该以实现暴富(美其名曰: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为最终目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绝大部分投资者的痛苦来自于现实和理想之间那不可逾越的差距。朋友们,抛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吧,踏踏实实投资,复利的威力,会让你的财富逐年增值。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万一现在进入熊市跌到2000点,银行再跌去3,50%未必不可能?还有格力这类蓝筹。
-----------------------------
您好。你上次谈到你的投资经历,讲得非常好。
市场情绪难以琢磨,
银行的股价再跌去30%,50%,并非不可能!
但是,银行的市净率涨到3-4倍,亦并非不可能。
这就是股票市场的美妙之处。
每一个价值投资者在买入一个股票之前,都应该有持股几年的心理准备,
每一个合格的价值投资者,都要能忍受所持股票的价格下跌一半。
此时,或许有人问:如果股价下跌了60%,70%,或80%?
呵呵,那只能证明他当初买得太贵了或者买错了股票。两者必有其一。
投资,不是投票选总统,更不是投票选“亚洲小姐”。
你是否能成功,与你自身的能力和投资体系有关,与是否可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一毛钱关系。
大多数人都喜欢的投资方法,必定有其致命缺陷,每个人在它的缺陷暴露之前,都认为这种投资方法完美无比,而且也能显得他们聪明无比,而最后的结局很可能让大多数人失望。
楼主,我在雪球也关注你了,豆瓣的三公子也是你的铁粉。
不过你满仓我真的没想明白,是不是你用利润满仓操作的
-----------------------------
您好。我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将证券账户的资金转入银行账户了。
所以不存在“收回成本,让利润奔跑”。我是个纯粹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个自信的投资者,不会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获得心理安慰。如果遇到好的投资机会,我一定会非常珍惜,绝对不会在不该卖的时候卖出股票。
其实在考察投资标的时,不能只看roe。比如万科和保利,净资产收益率确实差不多,但两者债务水平有差异,甚至借贷成本也有差距,资产周转率等也不一样,这些都意味着两家公司的抗震能力会存在差别。
目前国内最优秀的房企是在香港上市的中海地产(中国海外发展),没有之一。当然,不是建议你们买它的股票。
楼主,请教您一下,您认为目前A股整体估值是否合理?另外估值合理值得买入的板块主要集中再哪些?我是空仓一段时间了,我偏向趋势投资,但是在趋势向下寻底时,我认为要开始价值投资选股捂股,由于我不擅长价值投资所以希望能得到楼主的见解然后开始关注研究,可以早点入门,谢谢!
-----------------------------
我不知道底在何处,
我只能告诉你,三四个月前,动态市盈率低于10倍的股票有二十几支,而现在已经增加到80支,当然我不是说这八十支股票都值得买入。我的意思是,在大幅度下跌之后,许多股票的估值大幅下降,投资者可选择的标的多了许多。
楼主好:有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高,资产负债率也低,就是应收帐款占营业收入的70%以上,这样的股票能看好吗?
-----------------------------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选这种公司。除非它的股价特别特别便宜,我才会关注和研究它。印象中,近年的中联重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过高,但价格还不够便宜(尽管破净状态保持了很长时间),所以我没有选择买入它。这个选择与我稳健的性格有关。谨慎的投资者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宁可错过,也别出错。
请教下楼主,美的集团2013年报里合并资产负债表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有几个公司怎么是成本法核算呢?应该是权益法呀
-----------------------------
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股权比例少于20%时,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
股权比例高于一半,即50%时,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
其余采用权益法核算。
楼主的理念可写入价值投资教科书了,佩服!
楼主的谨慎、专业值得学习。
我认为价值投资离不开行业分析,女怕嫁错郎儿怕入错行,在好行业中想不赚钱都难,在不景气的行业中即便是三头六臂也会举步维艰。
看一个行业就像看一个人有没有钱,不看他的账单,而看他的身份、地位。房地产商、矿老板帐目再难看,我也认为有钱。小商小贩搬砖的有再漂亮的帐目,也没前途。
先对楼主专业的财务知识感到佩服,再提点小小的置疑,财务指标对选股真那么重要?
就当抛砖引玉,我对财务本身不太懂,有理解偏差错误请楼主不吝赐教。
我觉得,任何一家公司风光的时候,相信财务都是很亮丽的。
-----------------------------
您好,这个问题,我在两年前谈过了。
不懂财务知识是不行的。但只懂财务知识,也是很危险的。
不懂财务知识,就如闭着眼睛开车,是福是祸,听天由命。
只懂财务知识,就如开车时只能看到5米以内的路况。
各项财务指标有助于我们了解一家公司的过去及现在,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它的过去和现在,你才能对它的未来作出判断,但这种判断并非直线思维的判断,而是一种基于艺术和科学思维作出的判断。
十三老师好,现在换民生H可以多60%左右股份,
-----------------------------
必要时候可以这么干。
邦德先生领悟了,说得非常好。
但在估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获利的复利率又不一定等于ROE。
因为ROE分为: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甚至也有人将(分红前)净资产增长率当作ROE。
两家公司,即使他们在分红前净资产增长率一致,估值一直相同,而分红比例不一样,长期下来投资者的获利幅度也会有差别。
按照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长期投资者获利的复利率应该略高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回复邦德:
您好。比如某商户,截止去年末,净资产为10万两银子,今年纯利是2万两银子,今年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是2/12,即16.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大约是18%左右,而东家们的获利幅度会是20%。假如再考虑分红因素的影响,计算又会更复杂一些,但东家们的获利幅度同样会超过全面摊薄roe和加权平均roe。
作者:养猪的琪琪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2ef8e523bfb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