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豆瓣上热传的印度神剧《摔跤吧爸爸》在国内上映了,满怀期待地走进了电影院,不可否认的确也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燃剧,主题也是三观颇正的反性别歧视,但是我想知道的是这样的人生真的是她们想要的人生吗?
影片里有妈妈曾经问过爸爸:不要因为自己的梦想而毁了女儿的人生。很多影评都认为爸爸是为了不浪费女儿的天赋,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训练她们摔跤,最后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告诉她们其实女性还有别的出路。但是看到这里,我想问的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在哪里?也许,她们想要的也只是一种平凡的幸福,而不是站在领奖台上为国争光。
影片对于女孩自己的心理转折交代的十分生硬,可能因为我没有身在印度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不能体会到女性不能自由选择的痛苦,但是看到这里我想问的是这跟我们的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这都是为了你好”有什么区别,都是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的身上。孩子的生命并不是父母的延续。拜托!大人们完不成的梦想就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努力,为什么要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还要打着爱的名义呢?
但是从这部影片里我又看到了子女与父母的一种和解。小时候,或许我们畏惧过父母的权威,听从父母的安排。但是有一天我们羽翼渐丰,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有的时候是不是错的。当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推翻父母的权威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也已经老了,到了我们自己来独立面对人生,到了我们来照顾他们的时候。就像吉塔主动给爸爸打的那个电话,她哭着对爸爸说“爸爸,我错了”,虽然后来父女两没有更多的语言,但是我们明白他们相互原谅了。
《圆桌派》三八特辑上徐静蕾和蒋方舟的观点前一阵子在网上热议,众人都称赞徐静蕾活成了理想中女性的模样:自信,有独立见识,不被外界评论左右,不疾不徐,在要求被尊重的同时也尊重他人,但是比她小15岁的蒋方舟虽正相反。网评一边倒地支持徐静蕾。可是,谁又想过反而是蒋方舟这样的状态却是最真实的状态,我们欣赏老徐的自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活成徐静蕾。我们要求一个年龄、阅历均不如徐静蕾的人达到徐静蕾的境界,这也是一种苛求。心态的背后是能力,眼界,环境资源和经验赋予的安全感。徐静蕾的态度值得欣赏,但为什么就接受不了蒋方舟的真实呢?人生,有时就是一种选择,谁也不知道哪一种就是更好的选择,但重点是不要把自己的选择强加到别人身上。
最后借纪伯伦的小诗来结束我的文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