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三毛的《拾荒记》一文,想想教育应该顺应人的本性,而不是按某种模式把人打造成没有灵魂只会做题的考试机器。三毛结局在我们世俗的眼光看来是一个悲剧,但我觉得她是一个幸福的人,懂得生活的人。人活着只有躯壳实际上是一个悲剧,假如真有长生不老,我相信满世界都是疯子在奔跑。
小时候我也有过三毛类似的经历,在路上捡到一枚硬币、一颗钉子、一段毛线、一颗松子……都要高兴老半天。觉得这些东西好好玩,把捡来的钉子磨平做刀,毛线做一个扑鸟陷阱,硬币用来买苕麻糖,松子做陀螺……这些儿时的乐趣铭刻于心中。虽然这些很普通,但带来的乐趣是奇妙的、无穷的,在心中流淌到老的那一刻。而现在的儿童尽是与塑料、金属玩具打交道,玩一个玩具玩不了多久就失去了乐趣,从而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样使得孩子注意力涣散,创造力消失。
拾荒的习惯在高中、大学、以及现在工作后的10多年时有发生。刚开始捡垃圾是遭人反对的,质疑的,后面家人也无奈就认同了。读高一时有一次经过废品站发现里面有很多旧书,于是以5角一斤购得23斤,这一堆书里面好书不少,比如《红楼梦》、《小五义》、《中医学入门》……这一堆旧书陪伴了我整个高中,也让我对文学有了些许兴趣。
大学毕业了,同寝室的同学把不要的东西丢掉了。我收拾东西时发现有九成新的运动鞋、衣架、运动服、盆子……想捡这些东西但怕同学看见丢脸,最后还是捡了并且捡得很高兴。
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废品站,在废品站淘得到一本老破书,这本旧书前后烂完,边角也烂了,但内页比较完好,是一本字帖。我以58元标价传到孔夫子旧书网没有过两天就被书友订购了。这一次偶然的收获让我对废品站充满了乐趣,以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在废品店,古玩店,旧书店,地摊上淘得了一些书、钱币……淘旧东西真是乐趣无限,让我从无聊中得到慰籍,从淘中结交朋友,学习知识。
龙生龙,凤生风,我们的儿子也淘东西,地上捡个东西当宝贝。以前我很抑制孩子的行为,现在我有些放养孩孑,总是给孩子自由,但前题是孩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