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们镇里的两旺族少男少女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东家幼女玫鸢和西府长孙景怀,这两人啊,那缘分简直深到离谱。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打小就一块儿长大,一起读书玩耍。东家西府离得近,他们从小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整日在一块儿。春日里,他们在花丛中追逐嬉戏,扑蝶捉虫;夏日里,他们在溪边玩水,互相泼水打闹;秋日里,他们在枫叶林里捡落叶,比谁的叶子更漂亮;冬日里,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小手都冻得红彤彤的。那日子,别提多惬意了。
可谁能想到,他们俩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差着一个辈分。不过在小时候,这都不是事儿,他们根本没把这辈分当回事儿,就这么无忧无虑地长大了。
转眼间,他们到了20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这可是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于是啊,媒婆们开始忙活起来,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东家西府之间穿梭不停。到东家,媒婆跟玫鸢的父母说:“哎呀,您家这闺女长得如花似玉的,我知道有户好人家,那公子一表人才,家底儿也殷实,跟您家闺女那是天生一对啊。”玫鸢父母听了,心里也觉得是个事儿,就开始考虑给闺女相看夫婿。
另一边,媒婆又跑到西府,跟景怀的家人说:“西府长孙这么优秀,我认识个美娇娘,温柔贤淑、知书达理,跟长孙那简直绝配,您看要不要安排见个面?”景怀家里人也觉得自家孩子该成家了,就把这事儿上了心。
刚开始,玫鸢和景怀听到这些消息,都没太在意。玫鸢还开玩笑说:“说不定那媒婆说的公子真有那么好呢,我倒要瞧瞧。”景怀也笑着回应:“美娇娘?我才不稀罕,我就不信谁能比咱们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好。”
可随着时间推移,两家开始安排相亲,这情况就变了。玫鸢去见那些陌生公子的时候,心里莫名地烦躁。那些公子一个个斯斯文文的,可她就是觉得没劲儿。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景怀,想起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想起景怀的笑容、景怀的声音。她这才惊觉,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景怀已经住进了她的心里,而且谁也替代不了。
景怀这边也是一样。他去见那些美娇娘,看着她们羞涩地低着头,可他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的眼前总是浮现出玫鸢的样子,想起玫鸢笑起来时脸上的小酒窝,想起他们一起读书时玫鸢认真的模样。他发现,自己早就爱上了玫鸢,这份爱已经深入骨髓。
当他们意识到彼此的心意时,那是又惊喜又痛苦。惊喜的是,原来对方也爱着自己;痛苦的是,他们之间隔着一个辈分,世俗的眼光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开始偷偷见面,在那熟悉的老地方,倾诉着彼此的爱意。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紧紧相拥,却又满心无奈。玫鸢靠在景怀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我不想嫁给别人,我只爱你。”景怀轻抚着她的头发,声音颤抖:“我也不想失去你,可这辈分……”
两家的人渐渐察觉到了他们的异样。玫鸢的父母严厉地警告她:“你和景怀辈分不同,这婚事万万不可,你必须忘了他,好好跟那些公子相看。”景怀的家人也对他说:“你不能因一时糊涂坏了规矩,赶紧断了这不该有的念想。”
他们挣扎着,反抗着,可在强大的世俗压力面前,他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最终,玫鸢还是被家人逼着去和别的公子定了亲,景怀也无奈地答应去见另一个美娇娘。
在玫鸢定亲的那天,景怀站在远处,看着迎亲的队伍,心如刀割。他知道,从此他和玫鸢只能是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玫鸢坐在花轿里,泪水湿透了妆容,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景怀的名字。
昨天正月初五,正是他们各自成亲的日子。“男儿守家业,女儿守血脉”,他们从此都要放下过去种种。。。